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本文测定了苏州市园林和效区香樟、枫香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新梢长度、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等生长因子,发现市区园林植物生长均受到抑制,其原因是空气污染造成的。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集中供热、点源和面源控制、地面扬尘以及汽车气控制的整治措施,加以根治苏州区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2.
Th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marsh sedimentation has become more urgent with the recent recognition of the role of tidal marshes as sea defences, as well as the many restoration efforts currently under wa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build upon previous sedimentation work at Scolt Head Island by Combining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short-term sedimentation, with detailed assessment of hydroperiod, previously used only in comparison with longer-term accretion measurements or in micro-tidal systems. Measurements of water level, sediment deposition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the creek margin)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creek margin and an interior site) were made at Hut Marsh over three sequential over-marsh tides during May 1994. Sediment trap data show a significant trend of declining sediment deposition away from the creek when data from all three tides are combined. All tides show higher SSC on the flood tide than on the ebb tide at the creek margin location.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in flood and ebb SSCs at the interior site. An order of magnitude decrease in sediment deposition within 20 m on the creek shows the rapidity with which sediment is deposited on these marshes. Higher tides influence both the magnitude and pattern of marsh surface sediment deposition. Increased creek velocities on higher tides provide more potential for resuspension within the creek and increase the supply of sediment to the marsh surfac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design of tidal creeks may be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coastal marshes in restoratio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93.
吴也正  张鑫  顾钧  缪青  魏恒  熊宇  杨倩  吴斌  沈文渊  马强 《环境科学》2024,45(3):1392-1401
以2017~2021年的5~6月苏州市城区站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氧(O3)、氮氧化物(NOx)、总氧化剂(Ox)、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利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研究了O3污染成因及其年际变化,解析了环境空气VOCs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近年来苏州Ox平均体积分数以及NOx和CO平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VOCs的体积分数整体呈上升趋势;O3污染天光化学反应前体物浓度水平仍较高,且显著高于优良天.②近年来苏州O3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苏州市VOCs和NOx长期减排比例应不低于5∶1,在VOCs控制方面应注重对芳香烃和烯烃的减排.③源解析结果显示,工业排放、汽油车尾气和柴油机尾气是苏州市VOCs的主要排放源;近年来工业排放源和溶剂使用源有所下降,但汽油车尾气源和油气挥发源贡献率上升明显,且上述两类污染源排放VOCs的O3生成潜势较高.④综合分析各排放源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发现,溶剂使用源和汽油车尾气源的VOCs排放是影响苏州市O3生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4.
苏州市区灰霾现象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的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苏州市的灰霾现象发生频率1—2月最高,7—8月最低。通过寻找形成灰霾现象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6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4个典型季节各主成分的支配因子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1—2月、4—5月和7—8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动力条件是10—11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水分条件影响相对较弱,仅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5.
利用苏州市2005—2010年土地利用以及能源消耗数据,对苏州市碳排放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苏州市碳排放呈逐年增加趋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6.
苏州市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1—12月,对苏州市区黑碳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黑碳平均质量浓度为3.3μg/m3,且季节变化明显,即夏季的平均浓度最低,秋末、冬初、春末时段黑碳浓度易出现高值,其分布规律与春季秸秆焚烧、秋冬季逆温雾霾时期相吻合;与周围生物质燃烧和工业排放有关。日变化有明显的峰值、谷值,一般在每日的6:00—9:00、18:00—20:00出现高值,低值则出现在午后12:00—15:00;与国外城市相比,苏州黑碳浓度偏高,但与国内城市(北京、天津、沈阳、本溪)相比,则浓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7.
于2013年每月测定了苏州太湖饮用水源地9种异味物质含量及TP、TN、水温、藻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苏州太湖饮用水源地主要检出的异味物质有2-甲基异崁醇、土臭素、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等4种。2-甲基异崁醇年均值是其嗅觉阈值的2.9倍,水体主要表现为土霉味。根据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文献讨论,水温是影响异味物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微囊藻等藻类对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98.
目前国内对棕地环境的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棕地再利用的诸多问题,加剧了可利用土地紧缺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需求扩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选取苏州市典型棕地的污染和监管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地市级棕地环境监管的漏洞和不足,分别从完善法规制度、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测能力等方面,提出强化棕地环境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9.
苏州河近20年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近20年来上海市苏州河沿程13个断面的常规水质监测教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各常规监测指标项目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分析沿程水质变化和几项重要水质指标的比值变化并探讨了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上海市苏州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0.
苏州市霾日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同季节霾日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9个化学组分监测资料整合为4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2012年苏州市霾日条件下4个主成分的支配因子的污染物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苏州市霾日大气PM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按质量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SO42-NO3-NH4+OCNa+EC。霾日PM2.5中的污染物组分受到光化学二次反应、燃煤、机动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海盐等来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