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21.
为定量揭示降雨对地表水中磷浓度和形态的影响,于2020年6—8月对巢湖入湖河流南淝河的支流板桥河进行了人工加密监测.共监测了4场降雨,采集了409个河道水样并测定了总磷(TP)、溶解态总磷(DTP)、颗粒态磷(PP)、溶解性反应活性磷(DRP)等指标,分析了降雨事件中磷浓度和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降雨特征参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磷浓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降雨过程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均会显著上升,表明河道中磷的浓度变化与降雨过程密切相关.降雨结束12 h后,各形态磷的浓度会恢复到降雨前的水平.在空间上,河道流经城镇区后磷的浓度会显著高于流经农业区.此外,在无降雨时段和降雨频繁的时段,河道中各点位的磷主要以溶解态为主,只有在前期干燥天数较长的情况下,颗粒态磷的比例才会显著上升.监测结果表明,在汛期要结合降雨特征参数和城镇区、农村区不同的污染特征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河道中溶解态磷的去除纳入到管控方案中,同时要重视河道两岸城镇区的面源污染削减.  相似文献   
122.
本文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原理,结合监测站的特点与实际,从实施准备、咨询指导、监督检查、控制过程、协调工作五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监测站目标任务的优化实施。对监测站进行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和为一系列指令性或指导性环境任务的圆满完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环境保护行政代执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境行政管理制度或间接强制措施,本文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全面论述了环境保护行政代执行的涵义、特点,阐释了法律设定该制度或间接强制措施的意义,分析了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代执行的构成要件,归纳出了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代执行应当遵守的原则,对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环境监测部门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引江入湖,改善湖泊水质”设想的科学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有关环境问题。文中探讨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逐步修复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5.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对比、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地土壤风蚀的因子。结果认为,试验地区土壤在3月-5月间潜在风蚀最强,相同气候条件下,退耕还草地比农田受风力侵蚀的几率低;被试范围内随土壤体积质量、植物基盖度、留茬高度、地表粗糙度和土壤非侵蚀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风蚀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构建的2个相互对立的土壤风蚀影响因子中,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最大的是留茬高度因子,其次为地表粗糙度因子。  相似文献   
126.
城市污水海洋处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近海海域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利用海洋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介绍了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海洋环境的状况不断进行完善,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7.
色谱分离工作条件的优化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相色谱分离工作中,条件的设定至关重要,分析了载气及其流速、进样量和进样时间、柱温、进样器温度、检测器温度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确定了在色谱分离中这些条件的设定原则。  相似文献   
128.
清初“摊丁入亩”政策对清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环境也构成了巨大威胁,引发了地表植被遭严重玻坏、自然灾害频繁、珍稀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剖璞见玉,对今有史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9.
Earthworms in general are tolerant to many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cluding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soil and can bio-accumulate them in their tissues. Earthworms species like Eisenia fetida, Eisenia tetraedra, Lumbricus terrestris, Lumbricus rubellus and Allobophora chlorotica have been found to remove heavy metals (Cd, Pb, Cu, Hg, etc.) pesticides and lipophilic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like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from the soil. They ‘absorb’ the dissolved chemicals through the moist ‘body wall’ in the interstitial water and also ‘ingest’ by mouth while the soil passes through the gut. They either ‘bio-transform’ or ‘biodegrade’ the chemical contaminants rendering them harmless in their bodies. Meanwhile the quality of the soil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as the worms thoroughly upturn and disperse the soil, ingest large volumes of soil and excrete nutritive materials (NKP and micronutrients) in the form of ‘vermicasts’ along with millions of beneficial soil microbes including nitrogen fixers.  相似文献   
130.
西藏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论文对西藏阿里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地区“气温升高、降雨减少、草场退化、植被消失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规划了①狮泉河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治沙工程建设;②自然保护区建设;③利用生物工程,科学灭鼠,保护与延长食物链工程建设;④建立草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⑤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⑥以薪炭林、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⑦农田生态建设;⑧矿业开采和畜产品加工污染的治理工程等建设项目。提出了如下对策与措施:①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②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④增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产业,保证环境安全;⑤节约薪柴,推行林、草业承包制,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