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 recent years, near surface ozone pollu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necess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fficient and low cost catalysts. In this work, CuO/Cu2O heterojunctioned catalyst is fabricated by heating Cu2O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is adopted as ozone decomposition 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u2O is heated at 180°C conversion of ozone increases from 75.2% to 89.3% at mass space velocity 1,920,000 cm3/(g·hr) in dry air with 1000 ppmV ozon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heterojunction catalyst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catalysts reported at present. Catalysts are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which confirmed that the heterojunction promo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in the catalytic process and creates more defects and oxygen vacancies in the CuO/Cu2O interfaces. This procedure of manufacturing heterostructures would also be applicable to other metal oxide catalysts, and it is expected to be more wide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high-efficiency heterostructured catalys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处理石化厂剩余活性污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韩萍芳  殷绚  吕效平 《化工环保》2003,23(3):133-137
采用超声波处理石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介绍了超声波对污泥的作用机理,初步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污泥的影响因素。大功率超声波可以降解生物污泥,释放出其中的有机物。小功率超声波能够改善污泥的膨胀特性、提高污泥沉淀特性和脱水能力、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达到减量的目的。经超声波处理并简单过滤的污泥滤液,COD达到4200mg/L左右,污泥含水率由94%降至85%左右。  相似文献   
13.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x催化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尾气排放的NOx(主要是NO)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综述了近l0年来贫燃条件下NOx催化转化为N2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包括HC-SCR、NO直接催化分解、NOx吸附-还原等。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因素。新的负载材料MFI、MCM-41、SAPO-34的应用增强了催化剂的性能。双功能催化剂由于两种活性位的协同作用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新的纳米结构概念催化剂NOx吸附还原中发现有广泛应用。介绍了上述催化脱除NOx的各种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西江年最高水位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西江洪水发生的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洪水发生频率高,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并与流域面雨量密切相关。利用前期环流场、海表温度(SST)场及环流特征量资料选择初选预报因子,然后对初选预报因子作EOF分解构造综合预报因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西江年最高水位预报模型,并对预报模型进行独立样本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对历史样本拟合精度高,试报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可在汛期预测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先进的绝热加速量热仪为手段,对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内容涉及纯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加酸碱和硫化物等杂质后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包括初始放热温度、温升速率、温度-压力等;通过修正试验数据,消除了热惰性因子的影响;得到了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特性。研究表明,在酸、碱存在时,二甲亚砜在室温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导致二甲亚砜的分解温度提前。该实验研究结果,对二甲亚砜的安全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特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种生化动力学模型:“速度指数模型”和“双曲线速度模型”,以及垃圾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特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测定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得到固体云爆剂在不同温度下的DSC和TG曲线,以及同一温度下云爆剂不同组分的DSC和TG曲线。结合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Ozawa法、Starink法以及Kissinger法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其表观活化能为208 k J/mol左右。结论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研制了低能光电子磁场增强电离(MEPEI)和单光子电离(SPI)复合电离源,该电离源具有电离化合物范围宽、碎片离子少、质谱图简单等优点,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实现了聚氯乙烯(PVC)热分解/燃烧产物的在线分析.针对不同的目标化合物,MEPEI/SPI复合电离源通过调节电离区电场强度,可以快速在SPI和SPI-MEPEI之间切换.PVC热分解/燃烧产物中电离能大于光子能量(10.60 eV)的HCl和CO2(12.74 eV、13.77 eV)利用MEPEI模式电离;而烯烃、二氯乙烯、苯系物、氯苯、苯乙烯、茚满及萘系物等可通过SPI-MEPEI复合模式电离.通过实时监测PVC主要燃烧产物的信号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断出,PVC燃烧产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生成:①250~370℃时,PVC发生脱氯及分子内环化反应,产生大量的HCl、苯和萘;②380~510℃时,PVC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生成烷基芳烃,如甲苯和二甲苯/乙苯等.实验结果表明,SPI/SPI-MEPEI复合离子源TOF-MS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在线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Decomposition of aqueous monofluorophenols (MFPs) was investigated by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CGDE). During CGDE, both MF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water were consumed smoothly, suggesting that carbon atoms of benzene nucleus could be eventually mineralized to inorganic carbon (IC). And all the fluorine atoms in the MFPs were equally converted to fluoride ions. Based on the primary intermediates from each starting materials, it showed that aromatic hydroxylation preferentially occurred at the para- or ortho- position to the phenolic OH group of each MFPs. The disappearance of both MFPs and TOC followed the first-order rate law. 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s for the decay of MFPs were independent from the pKa values of MFPs.  相似文献   
20.
间苯二甲酸装置扩产改造后排污量增加较多,翻倍的排污量严重影响到装置发展,针对装置的排污问题,利用目标分解法查找关键原因并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装置排污量大大减少,提高了装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