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排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了定量评价与分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达县百节"水保生态园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敏 《四川环境》2005,24(2):63-64,75
本文反映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达县百节河小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通过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三大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陈述了百节河小流域生态园区的建设特色:组织协调部门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业主参与,责、权、利统一,投资渠道多元化,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3.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坝上、燕山、太行山等地区是区域水源的主要发源地,同样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规划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风险理论,从矿产资源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入手,分析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以此识别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和较高发区。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与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坝上高原风沙防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存在空间重叠,规模性的矿产开发会对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构成持续性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高强度开矿同样会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天津市滨海区,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邯郸市武安市等市县因密集分布了已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并囊括了近期矿产资源开发的众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遗留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在生态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差异性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管机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央管理企业(央企)纳入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对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开展研究,梳理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保责任清单,从督察对象、督察事项和督察模式等方面探究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路径,并提出央企生态环境督察成效保障相关建议:采用宏观督察(督政)和微观督查...  相似文献   
75.
对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将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作为"十二五"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内容之一;在《"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也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作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内容。在分析环保部门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建设现状基础上,对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的建设目标与定位、空间布局、运行机制、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构建、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等进行分析探讨。在目标与定位上,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既要与目前国内主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形成补充,同时也要突出环保部门特色;在空间布局上既要关注水、空气、土壤污染的重点监控区,也要关注生态脆弱区、重要(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在技术体系上,要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观测技术体系,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为生态环境精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甘肃省土壤盐渍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介绍了甘肃省土壤盐渍化的状况,分析了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因素,并进行了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评估,甘肃省的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其中以酒泉地区,张掖地区和武威地区最为严重。盐渍化土壤类型主要为典型盐土、沼泽盐土、碱化盐土和干旱盐土。导致盐渍化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土壤质地等自然因素,以及灌溉方式和耦作制度等人为因素。全省重度盐渍化土壤对生态环境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140亿元(1996年币值)。由于种种原因,有关盐渍化对土壤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害,目前还没有进行经济评估,但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77.
试论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并对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当前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战略。  相似文献   
78.
In order to give out the correct conclusion for evaluating Chinese eco-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a special assessmental procedure has been used to analyse following 7 basic environmental problems: (1) Natural hazards; (2) Soil erosion; (3) Forest shrinkage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4)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5) Desertification; (6)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7) Farmland decrease.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have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79.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在人类活动强烈作用和区域气候变化双重驱动下,区域水文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①区域出山径流过程表现为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出山流量多年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河西走廊中、西段的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年均出山流量则呈现递增趋势,但下游河流水量锐减并呈现明显的人为水文过程特征,水体盐化和污染趋势加剧,其中Ⅳ~Ⅴ级污染河道长度达到208km。②南部祁连山区森林面积减少约16.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有所恢复;北部天然荒漠森林则持续衰退,天然林加速消亡,仅额济纳和民勤两地减少林地34.31×104hm2。草地生态呈现以面积减少、草地荒漠化和载畜能力降低等为特征的持续退化趋势,河西地区总体退化草地面积达46.86%。③近50年来河西土地沙漠化发展十分强烈,其发展速度在80年代初期最高达到年递增2.15%,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全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出现明显的减缓。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统筹利用规划与管理,统筹兼顾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以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原则,遵循生态规律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系统开展流域为单元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0.
The Yellow River, or Huang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China. It is the major water resources for north and northwest China. Since 1972, the Yellow River's dry-up ha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become even more year by year. Except the huge loss to social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Yellow River's dry-up brings about great impacts to eco-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and impacts from multi-asp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impacts to delta's eco-environment, aquatic life resources,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water pollution and flood prevent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