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安全科学   271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2181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384篇
评价与监测   290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to this special issue, outli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global atmospheric nitrogen cycle has been modified by human activity and outlining the range of effects. The global total emissions of reduced and oxidized nitrogen, amount to 124 Tg N, and exceed those from natural sources (34 Tg N) by almost a factor of four showing the extent to which anthropogenic activity has taken over the global N cycle. Of the 124 Tg N, 70 Tg N is emitted in the oxidized form, largely as NO and 70% of which results directly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y. The remaining 54 Tg N is emitted as NH3, (66% anthropogenic). The enhanced nitrogen emis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issues including, acidification, eutrophication, climate change, human health and tropospheric O3. The paper also places the Global Nitrogen Enrichment (GaNE) research programme in the UK in a wider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92.
南充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连续1年又5个月同步采样的基础上,测得南充市市辖三城区5个采样监测点环境空气中PM10的浓度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的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020~1.030mg/m^3,超标率达38.0%;周日均浓度在0.040~0.520mg/m^3之间,超标率达到了37.8%。空气污染最重为嘉陵城区,其次为高坪城区,再次为石油学院、炼油厂和市府二院。浓度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再次为春季,最轻为夏季。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应用差示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高浓度皮革废水中Cr的方法,通过与原实验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能基本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速冻食品加工废水的实验、设计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COD去除率能达到97%以上,使得最终出水的COD<100mg/l.该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
常压下对含钴盐硅胶进行低浓度臭氧的吸附实验,吸附达到饱和后用氮气作为载气加热解吸。结果显示,含钴盐的硅胶对臭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臭氧解吸量随着解吸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吸附了臭氧的含钴硅胶粒子在常温(313.15K)下可在60min内不问断解吸出臭氧。  相似文献   
96.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not only alters the ways in whic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ccurs, but it also impacts the decisions farmers make in important ways. First, constraints created b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farming limit what options a farmer has available to him. Second, becaus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sulting economic pressures it creates for farmers, the fact that decisions are constrained creates new ethical challenges for farmers. Having fewer options when faced with severe economic pressures is a very different situation for farmers than having many options available.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constrained choice and show that it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farmers will consider unethic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上海市某商业地下停车库库内及排风管道的连续监测,获得了CO、NO、非甲烷总烃(NMHC)、PM10等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结果表明:(1)地下停车库的休息日车流量明显大于工作日,且工作日小时车流与车位比为20%~50%、休息日小时车流与车位比为20%~80%。(2)总体上,地下停车库内CO、NO、NMHC浓度呈明显变化规律,营业时间现峰值,非营业时间现谷值;地下停车库内CO、NO、NMHC变化规律和车库排风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车库排风中污染物浓度水平均低于地下停车库内。(4)营业时间的CO、NO、NMHC小时浓度平均值明显增大,约为非营业时间的2.42~3.67倍。(5)单车次CO、NOX、NMHC排放量最大值分别为0.855、0.070、0.214g/(辆·次)。(6)营业时间,除地下停车库内CO外,NO、PM10的8h时间加权平均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其中未规定NMHC)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地下停车库内CO出现33.3%的超标频率,最大占标率104%。  相似文献   
98.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l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 h、焙烧温度400 ℃、焙烧时间2 h;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废水pH为9.0、臭氧通量为4.6 mg/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 g/L的条件下,当进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分别为220~250 mg/L,8~10 mg/L,10~12 mg/L和60~70倍时,出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30%,33%和93%,出水水质满足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海口市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基于2013—2015年海口市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海口市O_3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海口市O_3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污染天数均为轻度污染;在良和污染天数中,O_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40%,超过其他5项污染物占比。海口市10月O_3浓度最高。O_3月均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与风向有密切关系:5—8月气温较高,以南风为主,O_3浓度较低;1月北风频率较高,易受外来污染传输作用,O_3浓度相对较高。O_3超标日以东北风为主,日变化并未呈现单峰型特征,12:00—22:00时段O_3浓度在10%范围内小幅变化。台风外围型和北方冷高压底部型是造成海口市O_3超标的2类典型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00.
青藏高原典型城市拉萨市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拉萨市作为青藏高原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臭氧污染近年来有所凸显。对拉萨市臭氧的现状与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臭氧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拉萨市臭氧污染表现出"来得早,去得快"的特征,与内地城市相比,拉萨市臭氧质量浓度在3月即可达到全年平均值(2015年为105μg/m~3),而9月以后将低于全年平均值,并在春末夏初达到峰值;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强,相对内陆地区臭氧均值偏高,2015年拉萨市臭氧年均值比北京市和成都市分别高出7.7%、29.0%,其小时浓度变化呈中午高、早晚低的特征;拉萨市臭氧的浓度变化受空气湿度、日照时间和日均气温的影响;生物质燃料的跨界传输可能也对青藏高原地区臭氧的来源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