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56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1060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275篇
评价与监测   19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烘房VOCs废气治理技术路线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泽清  罗福坤 《环境科学》2011,32(12):3685-3688
以集装箱涂装生产线烘房VOCs废气治理为例,分别采用蓄热式热力焚烧(RTO)-热能回用工艺与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冷凝再生工艺,通过工程应用中采集的各项运行数据,对2种工艺在集装箱烘房VOCs废气处理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2种工艺均能实现废气回收利用的目的;相对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冷凝再生工艺,RTO-热能回用工艺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2.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苯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艳  刘海弟  陈运法 《环境科学》2011,32(12):3657-3661
采用回流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别对产物进行晶型、形貌、孔径和H2还原性能进行分析,并考察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催化剂对苯的催化氧化性能及300℃煅烧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的表面特征有显著的影响,煅烧温度越高,比表面积和孔容越小,平均孔径越大.同时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对苯的催化氧化性能降低.经300℃煅烧的催化剂对苯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温度为200℃时,苯的转化率达到了50%;当反应温度为250℃时,苯的转化率达到90%.经300℃煅烧的催化剂在260℃下70 h内,对苯的催化氧化性能降低了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氨基化合物是大气气溶胶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吸湿性,且沉降入海后可被海洋浮游生物直接利用,因此,可能在大气化学方面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利用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青岛采集的55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醛/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其中游离氨基化合物(FAC)的浓度.结果表明,气溶胶中总FAC浓度为0.14~8.33 nmol·m-3,其中,精氨酸、甲胺和丙氨酸的贡献最大.不同季节FAC的组成不同,精氨酸在夏、秋季节对FAC的贡献高于冬、春季节,甲胺的相对贡献则在夏季较低,而冬、春季较高.采样期间气团来源和天气状况的不同会影响气溶胶中FAC的浓度和组成.FAC在受南方陆源影响的气溶胶中浓度最高,北方陆源次之,海洋源气溶胶中的浓度最低,蛋白质类氨基化合物对总FAC的贡献在海洋源气溶胶中最高,在南方陆源气溶胶中最低.雾天和烟霾时气溶胶中FAC的浓度分别为晴天时的2.5倍和1.8倍,沙尘天气时FAC浓度与晴天时基本相当,蛋白质类氨基化合物对总FAC的贡献在晴天和雨后相对较高,在烟霾和雾天时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4.
何洁  王伯光  刘舒乐  赵德骏  唐小东  邹宇 《环境科学》2011,32(12):3577-3581
建立液氮浓缩采样/热解析脱附/GC/MS联用分析方法,测量了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6个不同处理单元及2个周边环境点中挥发性卤代有机物的组分及含量水平,研究了其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个采样点共检测出19种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包括11种卤代烷烃、3种卤代烯烃及3种卤代芳香烃、2种卤代酸酯等,平均检出浓度范围为n.d.~33.39μg·m-3,总浓度均值范围为34.91~127.74μg·m-3·CH2Cl2、CHCl3、CFC-12、C2H4Cl2、CFC-11、C2HCl3、C2Cl4是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它们主要由污水中相应物质挥发而来.脱水机房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浓度最高,提升泵房次之,污泥浓缩池最低;研究还发现,提升泵房、曝气池及生化池的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排放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咪  王伯光  赵德骏  张春林  古颖纲 《环境科学》2011,32(12):3571-3576
选取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进行为期4 d的现场采样,采用PFPH衍生化-GC/MS联用技术分析恶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和含量水平,研究它们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该污水处理厂共检测出18种羰基化合物,其中具有恶臭气味的组分包括15种,它们在6个处理车间的浓度范围为0.39~19.92μg·m-3,总浓度均值为(68.66±10.05)μg·m-3.采取归一化方法获得了该类污染源的恶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成分谱,并发现了分子标志物为甲醛、乙醛、丙醛、2-丁酮、丁醛和己醛,它们占该成分谱总含量的78.91%,其中己醛含量最高,浓度均值达到11.71μg·m-3.应用恶臭面源源强的计算方法,估算出该污水处理厂恶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年排放总量为2 302.33 kg·a-1,各车间的排放量贡献率由高至低为:生化池〉浓缩池〉A级曝气池〉提升泵房〉沉砂池〉脱水机房.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排放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放量估算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6.
长沙大气中VOCs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刘全  王跃思  吴方堃  孙杰 《环境科学》2011,32(12):3543-3548
应用大气采样罐采样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2008年长沙市大气中7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及其质量浓度水平进行测试,比较了各组分对臭氧产生的影响潜势,同时对其主要来源进行简单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大气总VOCs在上午和下午的浓度分别是38.4×10-9(体积分数)和22.7×10-9(体积分数),下午大气中VOCs浓度显著低于上午;季节变化呈现VOCs冬季浓度远高于夏季VOCs浓度,组分中以卤代烃最高,烷烃、芳烃次之,烯烃最低,OH消耗速率最高的物质是间、对二甲苯(10.71×10-9 C,碳单位体积比,下同);其次为1,2,4-三甲苯(6.04×10-9 C)和1,3,5-三甲苯(2.23×10-9 C).芳烃对大气O3生成贡献最大(66%),其次是烯烃(26%),烷烃最低(8%).高浓度的异戊烷和丙烷说明了机动车排放和液化石油气是VOCs来源之一,苯/甲苯的特征比值接近0.8,远高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比值0.5;说明溶剂和涂料挥发是其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琴  邵敏  魏强  陈文泰  陆思华  赵越 《环境科学》2011,32(12):3522-3530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HPLC方法,于2010年6月24日、7月22日、8月24日、9月14日(夏季)和2011年1月13日(冬季),在北京及周边地区38个采样点组织5次同步观测,测定了大气中23种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各类站点夏季和冬季的总羰基化合物体积分数分别为(16.38±6.03)×10-9,(8.50±5.27)×10-9;周边城市夏季和冬季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19±5.71)×10-9,(13.05±2.44)×10-9.区域大气中最主要的羰基化合物是甲醛、乙醛和丙酮,三者约占总羰基化合物浓度的78%~91%.夏季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冬季,并且上午09:00~12:00时段的浓度高于下午13:00~16:00时段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北京市夏季羰基化合物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交通密集的主城区,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夏季,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羰基化合物有显著的一次和二次贡献,同时在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下,造成城市地区羰基化合物的污染现象.冬季,大气羰基化合物以一次排放为主,燃煤和机动车可能是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998.
挥发性有机物税收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昌新  王宇飞  王海林  郝郑平  王铮 《环境科学》2011,32(12):3509-3514
基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引入不同税率的间接税作为环境税的征收方式,在3种情景下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效果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型运算结果表明,从环境角度分析,对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部门征收间接税,对其排放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控制作用.从经济角度来看,环境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指标,比如国民生产总值、总投入、总产出和消费等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仅对政府收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并且税率越高,对污染的控制力度越强,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也越加地明显.本文建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的控制政策,需要以行政命令型控制手段为主,以逐步在重点污染排放行业征收低的间接税收政策为辅.  相似文献   
999.
国外固定源VOCs排放控制法规与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张国宁  郝郑平  江梅  王海林 《环境科学》2011,32(12):3501-3508
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固定源VOCs排放控制法规和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VOCs排放控制及其标准制订建议.笔者认为,应从健全VOCs排放标准体系、创新VOCs排放控制思路、提高VOCs排放控制效率、统一VOCs监测考核方法几方面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的环境管理思路和经验,以及相应法规、标准要求,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简便高效的VOCs控制之路.  相似文献   
1000.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宏良  余强 《环境工程》2012,30(5):104-107,66
以静止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排放与时间、温度及通风等关系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标准,并在分析国外经验基础上,对我国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