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740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553篇
综合类   1998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28篇
社会与环境   402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珠三角冬季PM2.5重污染区域输送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及其耦合的污染来源追踪模块,针对2013年1月珠三角区域的PM_(2.5)重污染过程输送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团首先形成于广州、佛山地区,并在弱偏北风的作用下南移加强,影响整个珠三角区域.重污染期间,广州(64.9%)、佛山(58.9%)的PM_(2.5)主要来自本地贡献,是区域输送最主要的来源地区;中山(51.9%)、珠海(66.2%)的PM_(2.5)主要来自外来贡献,是区域输送主要的受体地区.重污染期间,广州和佛山对中山的PM_(2.5)日均贡献率之和总体保持在25%以上,污染最重时达到40%.交通(26%)、工业(24%)、扬尘(16%)、火力发电(15%)和生物质燃烧(8%)是对中山贡献最大的5类源:工业源中山本地与外来输送贡献率基本相当;交通和扬尘源以中山本地贡献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5%和67%;火力发电和生物质燃烧源以外来输送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6%和62%.各类排放源的外来输送中,以广州、佛山所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992.
吴真  高慧霞 《环境保护》2016,(23):72-74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加坡从半个世纪前的生态危机和恶劣的公共环境中走出来,其发展历程和理念演变均值得研究。本文尝试从政府机构主导、民间组织配合、公众个人参与这三个维度出发,借助新加坡的实例,分析三者的互构、博弈与协商。透过确立政府强势的主导地位和部门密切的分工合作、鼓励社会组织的环保活动、重视社区的生态建设等方式,解构其环境公共治理的实施逻辑与创新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强化环保机构的主导地位,建立多部门的合作关系;鼓励民间参与,发掘民间智慧;提升公众的环境素养,规范个人的环境行为等完善我国环境公共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基于为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预警业务提供必要基础参考资料和区域重污染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需求,应用现有空气监测网2013—2014年度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2013—2014年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和污染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污染范围,统计了两年间31次区域范围大气重污染过程,并根据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变化特点和大气环流形势,着重对31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全年约有六成日数受颗粒物污染影响;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南北差异显著,有自北向南逐步加重的特点,南部污染严重城市对区域污染贡献巨大,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4城市将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拉升31、16μg/m~3;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大范围重污染过程集中发生在秋冬季,两季的污染过程对区域两年PM_(10)、PM_(2.5)平均浓度分别拉升27、21μg/m~3;京津冀区域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可细分为臭氧型均压场和颗粒物型均压场。当秋冬季出现较小气压梯度、西南小风、逆温层等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区域颗粒物污染过程;而春末、夏季出现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O_3污染。  相似文献   
994.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相似文献   
995.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西部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国家战略资源调配的战略基地,也是江河源头及上游等生态屏障。发展循环经济,创新、转变西部发展模式,将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特殊影响。为了报道循环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意义,本刊对中科院区域生态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董锁成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97.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各项工作,出台了新的八条政策,主要内容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整完善相关税收,强化住房信贷等等。据了解,新"国八条"是由国家出台的至今为止最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充分显示了政府对控制房价过快增长、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的决心。此轮调控对房地产领域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拟对新形势下的楼宇对讲市场环境与需求特性做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8.
综合评价现行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基本情况,能够全面检测区划实施和管理中的成效与不足,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区划编制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新一轮区划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的特殊性和对数模型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从区划的执行情况、协调情况、实施效益和实施影响等4个方面,设计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用于定量评价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基本情况。结果表明,对数模型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简便、操作性强,可信度高,评价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度高。现行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区划得到了有效的执行,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度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承接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点地区,近年来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入驻,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本文以2014年-2018年来浦东新区区域噪音与交通噪数据为依据,分析本地区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类功能区及交通噪音需进一步加强治理。通过源头屏蔽,大力发展张江、周浦、滴水湖等科技园区建设,阻断企业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等措施,进而提升和改善浦东新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龙勇诚  王月  李纯 《绿叶》2012,(4):25-28
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关乎其生态安全之根本。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与国防安全旗鼓相当。正如国防安全需要实行统一建制和管理,生态安全也需要统一部署、规划、管理和监管。我们国家需要依法开展保护工作,把所有保护区域纳入同一法律体系中,使之有统一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建设管理标准,从而系统地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