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422篇
废物处理   315篇
环保管理   1967篇
综合类   3941篇
基础理论   282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839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声音     
“当世界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时,不再是原有经济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实现绿色复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危机时都应当吸取以往教训,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而是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行集约发展和清洁发展。”  相似文献   
992.
行动〉形式     
《环境教育》2009,(4):16-16
当浸润了翠绿颜色的春风再次降临的肘候,最初发源于大学校园的“地球日”活动,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今天,全球156个国家超过2亿以上的人加入“世界地球日”的行列,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长期监视及对抗石油外泄、制造污染的工厂;提倡和实行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保护野生动植物……无论其组织大小及国藉有何不同,他们部有着共同的信念——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993.
以土地生产潜力与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丹江口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影像、DEM、气象、土壤等数据支持下建立模型,利用潜力递减法估算丹江口库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下的最大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有很大差距,在现有粮食生产水平下,库区未淹没耕地的情况下,库区的人口承载力现状已经很差,当水位达到170 m后,库区人口承载力将进一步恶化。但是,研究区作物的现实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若在移民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耕作制度,库区的土地承载力还可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4.
朱坦  高帅 《环境保护》2014,(16):10-12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制度体系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提出了资源环境要素产权与价格改革和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模式两个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新加坡人口大约有468万,城市人口密度很大。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新加坡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能。除填海造地之外,有计划地发展地下空间,成为政府有效利用土地的关键手段。通过近30年的努力,新加坡在科学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步构筑起一个高效、便捷、安全、节能的地下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滨水区开发已成为我国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对于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区景观资源,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滨水区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在湘江滨水区景观资源调查、景观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法对湘江滨水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提出景观资源优化思路,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认为现代城市大规模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大背景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尊重城市地域性特点、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并与传统的滨水活动有机结合,保护和突出城市历史格局和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997.
刘贤春 《环境教育》2012,(11):58-59
我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祥地安徽肥西县,自"十一五"起,就洞察粗放发展之弊,迎立绿色潮头而动,毫不动摇走"生态立县,特色富民"之路,用"四大支点"撬动"绿色崛起"。作为我国经济大厦最重要单元的县域经济,改变粗放发展方式,对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资源环境消耗的影响十分重要、刻不容缓。当前,在一些地方,绿色发展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仅仅是说说的时髦语,担心绿色转型会减缓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依恋着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城市垃圾箱最佳间距的研究不够精细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排队论模型得到了可供不同城市参考的城市垃圾箱最佳间距参数表。通过对部分城市街道的垃圾箱摆放间距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影响垃圾箱间距分布的多重因素转化为单因素;建立了基于指数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排队论分析单因素状态下的垃圾箱间距分布,得到了求解城市垃圾箱最佳间距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借鉴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作为主要参考,结合一些新近发表的相关论著,对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经历了理论奠基与初步发展、理论规范性研究、转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四个阶段,各阶段在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重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开展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范畴、城市特征、企业与城市关系,以及研究领域和研究传统、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联系与差异.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等方面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源型城市特征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00.
现有对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代价逐渐降低时,经济增长质量都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在经济增长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代价,要实现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追求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