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此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研究了δ值和计算方法对γ值的影响。发现γ值基本上与δ无关。δ只影响其测量精度,δ愈大愈有利于提高γ的测量精度。计算方法对γ值的影响只在δ值较小时。随δ增大,计算方法的影响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62.
对土壤中的汽油,采用外标法,经吹扫捕吸仪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定量。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可以测定土壤中汽油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63.
以上海市某冶金企业为例,该厂有正常运行的冶炼炉13座,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颗粒污染物.基于高斯倾斜烟羽模式,整理了2003年上海市全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气象概率矩阵法计算了该厂直排点源及无组织面源排放颗粒物的影响,得出了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颗粒物落地浓度等值线图.计算结果表明,厂区内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无组织面源,污染集中在厂区中心的污染源附近;直排点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污染主要集中在下风向.  相似文献   
64.
通过两种工艺不同特点的对比,指出了生物膜法工艺的根本特性,说明该工艺是有机污水治理的江佳选择,是炼油污水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另对“无剩余污泥”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5.
应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化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根据岩性地层对比原理,本文提出一个测井剖面定量地层对比模式。该模式由三部份组成:1.利用“多变量最优分段方法”将两对比测井剖面的地层进行分段处理;2.利用“爬山法”计算分属不同测井剖面的任意两段地层之间的相似性指标;3.根据相似性指标,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地层对比结果。本文还利用上述模式进行了定量地层对比的实例研究,其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7.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其检测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机动车检测方法对应不同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限值。该文主要对机动车排放检测运行体系中的怠速和简易工况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并对机动车实施常规检测的年检和监督手段的路检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工况法检测对于尾气排放情况的模拟要优于怠速法检测,并可对NOx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尽量实施工况法检测:年检和路检的数据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出对在用车的监督不力,今后应加强;高排放车辆的贡献率所占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太小,说明机动车总体控制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8.
葛琳  杨海真 《环境科技》2003,16(4):31-32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正确看待城市化SEA,并将管理科学中的方法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meta—synthesis)引入城市化SEA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及脱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环  杨光春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2):5531-5539
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分解2000~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因果链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能源消耗量和旅客人次数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促增因素,增加值能源强度和人均旅游业增加值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促降因素,增加值碳强度、能源消耗碳强度和人均旅游业碳排放对旅游业碳排放的促增和促降作用在研究期间均有出现;旅游业能源消耗量的累积促增效应最大,为2030.13万t,增加值能源强度的累积促降效应最大,为103.29万t;旅游业碳排放的脱钩状态不佳,但近年来有所改善;人均脱钩弹性波动剧烈,节能弹性的变化是其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以珠江片水域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珠江片现有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情况,构建了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后采用变异系数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向量模法对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揭示并分析了近年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4年间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呈缓慢持续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值介于0.04~0.06之间,说明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