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10%(wt)的氯化钠溶液中对不同浓度的铬酸钾、亚硝酸钠及其复配阻锈剂进行阻锈实验,采取失重法考察它对钢筋的阻锈性能。结果表明,铬酸钾的阻锈性能优于亚硝酸钠,主要是由于铬酸根离子对原电池阴阳两极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强;缓蚀剂浓度越高,缓蚀效果越好。两种缓蚀剂混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它们能产生协同效应,降低阴极和阳极的活性,在钢筋上产生持续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62.
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实地调研、部门访谈和制度条文的梳理与分析,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研究湖泊型水源地管理体制。研究表明:我国水源地管理由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交错的制度特征,初步具备了综合管理的架构;水源保护缺乏流域管治的思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支撑不足;在管理手段上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经济激励与公众参与不足。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经济激励手段,推进公众参与,实施水源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水源地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3.
通过界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基于总量控制条件下人口 经济 水资源三者系统协调耦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分别采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等措施,以赣江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进行例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水总量控制、保障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均GDP水平条件下,(1)优化后行业用水定额下降,流域需水总量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目标年2015年和2030年流域需水量调整后较调整前分别减少036亿m3、090亿m3,较调整前下降了23%和53%;(2)对于不同目标年,优化后用水区域可承载GDP和承载人口有所增加,2015年和2030年全流域可承载GDP分别增加2649亿元和15191亿元,全流域可承载人口分别增加773万人和1874万人  相似文献   
64.
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以产品对环境危害最小化、生产工艺清洁化、排放物低“三废”化、技术高科技化为目标,加快绿色油田建设;③依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推动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三产发展.  相似文献   
65.
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四化"乃至"五化"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开创中国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至关重要。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并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排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优势排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辽宁与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超前于农业现代化,仅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2)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高值区分布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黑龙江省西南、以长春为核心的吉林省中部、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辽宁省中部及南端,农业现代化的高值区分布在哈—大—齐—绥沿线的松嫩平原;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新型城镇化水平居于东北三省前列,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绥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首位;(3)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均强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略低;耦合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辽宁省的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松嫩平原及以长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小范围圈层区域;仅哈尔滨与沈阳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多数城市处于高强度、中高强度拮抗耦合与轻度、中度失调阶段。  相似文献   
66.
Although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developing the practice of humanitarian logistics,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ave lives and reduce suffering.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military/emergency services’ concept of a common operating picture (COP) can be adapted to the humanitarian logistics context, and analyses a practical and proven approach to addressing the key challenge of inter‐agency coordin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Successful adaptation could provide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redicted and actual demands, together with the location and status of material in transit, are captured, evaluated, and presented in real time as the basis for enhanced decision‐making between actors in the humanitarian supply network.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 humanitarian logistics COP and its linkages to 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s, local communities and countries affected by disasters and emergencies will be better placed to oversee and manage their respons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6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通过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及其6市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的17项指标进行技术处理和分析,对经济带各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及其6市10年间协调发展度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年上升,其类型由中度失调衰退型和濒临失调衰退型逐渐向中级协调发展型和高级协调发展型演变;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逐年升高;经济带的经济综合实力f(x)和环境承载力g(y)差距不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本保持同步,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经济综合实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8.
从城乡、产城、区域和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衡量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市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并运用泰尔系数和探索性空间分析考察协调性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反地势分布和"城市圈俱乐部"特征;东、中、西部城镇化协调性差异随时间越来越明显,东部城市主要体现在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差异,中部主要体现在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组间差异,西部主要体现在省会城市之间以及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之间的组间差异;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表现出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协调性高的区域开始集聚在一起,这种趋势随时间不断增强并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9.
Kapucu N 《Disasters》2008,32(2):239-262
Community coordination requires communication and planning of precautions to take when faced with a severe threat of disaster. The unique case of the four Florida hurricanes of 2004--Charley, Frances, Ivan, and Jeanne--is used here to assess community responses to repeated threats of hurricanes. The paper examines how effectiveness in coordinating community disaster response efforts affects future public preparednes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e-season planning, op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emergency managers and elected officials,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all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mmunity responses. The repeated threat scenario indicates that emergency managers must work vigilantly to keep residents informed of the seriousness of a situation. The study describes how emergency managers in Florida countered public complacency during four hurricanes in six weeks. The strategies identified as useful by public managers in the context of hurricanes are applicable to other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相似文献   
70.
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 ,提出衡量协调发展的定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并依据此方法对郑州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