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94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97篇
环境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WTO框架下重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由于在谈判过程中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让步比较大,如果不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必然大大下降.“绿箱”政策是一种间接式的保护政策,不在《农业协议》限制之列,而且“绿箱”政策中许多条款都涉及到保护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赞同.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系统清理,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构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2.
Metropolitan Open-Space Protection with Uncertain Site Availabilit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bstract:  Urban planners acquire open space to protect natural areas and provide public access to recreation opportunities. Because of limited budgets and dynamic land markets, acquisitions take place sequentially depending on available funds and sites. To address these planning features, we formulated a two-period site selection model with two objectives: maximiz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species represented in protected sites and maximiz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people with access to protected sites. These objectives were both maximized subject to an upper bound on area protected over two periods. The trade-off between species representation and public access was generated by the weighting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Uncertainty was represented with a set of probabilistic scenarios of site availability in a linear-integer formulation. We used data for 27 rare species in 31 candidate sites in western Lake County, near the city of Chicago, to illustrate the model. Each trade-off curve had a concave shape in which species representation dropped at an increasing rate as public accessibility increased, with the trade-off being smaller at higher levels of the area budget. Several sites were included in optimal solutions regardless of objective function weights, and these core sites had high species richness and public access per unit area. The area protected in period one depended on current site availability and on the probabilities of sites being undeveloped and available in the second period. Although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specific for our study, the methodology is general and applicable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突发事件为个案,以政府面对这些危机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征,提出了面对公共危机时应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加强信息流通,加强公共危机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公众的广泛、深入和积极参与.本文首先指出了公众参与在中国循环经济整体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作用;继而探讨了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工作的公众参与方面主要存在着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技能严重不足,参与形式单一、范围较窄,各级政府部门职能尚未予以足够重视,环境资源NG0s较薄弱等障碍性因素;最后提出国家应积极从政策、制度层面来构筑公众参与的平台,并通过宣教、规制、激励等措施来提高公众参与中国循环经济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5.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其改进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30多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侵害公众环境权益事件的频频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迫切需要。但中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规定上存在缺陷,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应该赋予环境保护行政监督主管部门、检察机关、公民、环保社团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来维护我们公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07.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回顾、评估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国际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中国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和主要内容,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舆论引导,是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降低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减少对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重要举措。本文全面分析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现实意义、基本要求,并提出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按国家要求并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设计并着手实施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云南省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的各子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分析了监控中心建设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效能、增强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公众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的阶段,其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有待进一步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企业行为的转变,大力倡导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尽快建设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不强;企业生态化转型滞后;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