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08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0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卫星于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与污染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污染预报模式,分别建立了实时资料与数值产品相结合的实用统计预报模型.其系统预报结果准确程度较好,实用性强,时研究兰州市大气污染来源及政府决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强台风“桑美”特征及预报服务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m/s),中心气压为920hPa,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分析表明,对“桑美”的路径和强度在近海及其登陆时的预报较为准确,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也比较到位,政府也进行了科学的防御,但超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为应对百年一遇超强台风的袭击,沿海有关地区的台风防灾体系和防范措施尚需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资料和探空及本站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日照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指数预报方程及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流程。并用VB6.0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建立了简洁流畅、操作简便的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系统。实际预报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缫丝行业废水CODCr与BOD5的测定结果,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关方程式,从而以CODcr值预测预报BOD5值,大大简化了分析测试工作,对控制该行业污染及其治理,加强监督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潜势预报、统计预报、数值预报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特点,并检验分析了2001年4~10月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适用于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9.
以大气污染潜势和污染指数预报系统CAPPS(City Air Pollution Prediction System)为依托,利用Microsft Visual Basic 6.0软件,设计和建立了科学合理、直观实用的本地LCAPPS系统并作为预报河西西部诸城市空气质量的工具之一.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快捷.  相似文献   
10.
以监测预报工作为导向推进数字化监测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震预测的发展方向,是从协同的观点,多层面地统筹考虑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地震预测工作的结合.本文从如何利用原有监测资料、连续前兆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前兆监测体系数据报送体系等地震监测工作环节,分析地震监测教学如何与监测工作方向相一致,并对教学改革如何结合台站技术人员更新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