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62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1.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目前我国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的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的土地、粮食和人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西藏自治区土地系统、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西藏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极少土地能用于种植业,单位产量亦不高。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kg,若干牧区不足50kg。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这种趋势在今后30年内仍将继续下去。 为了解决土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需采取若干切实措施。文中亦强调人口控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能耗与GDP大气污染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考察上海市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上海市能源消费只与经济增长、废气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长期均衡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另外,对1978~2003年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提出实现上海市经济-能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相似文献   
15.
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近80%,居全球首位。中国加入WTO之前,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贸易“歧视”。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历经15年艰苦谈判,终于在2001年9月17日如愿。多少善良的国人坚信,关税贸易壁垒的“冬天”已去,自由贸易的“春天”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6.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毛卉 《环境导报》2003,(24):47-47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然而作为提供维持人类生存的地球资源之负载量是有限的,超过这一负载量的过多人口,必然造成资源的消耗,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基础。 首先,人口增长的直接后果是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世界每年要损失500~700顷的耕地,由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全球土地荒漠化也日益严重,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仍以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是党和国家指导我国国民经济“九五”发展规划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方针,也是我们再生资源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加快“两个根本转变”,对我们行业走出困境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我们再生资源行业的很多企业,购、销、利全面大滑坡,有的企业濒临破产境地,有的企业已被撤拼、解体,全行业呈现出萎缩局面。实事求是地讲,市场趋冷和税赋加重…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关系在80年代被建立,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统计关系能加深对城市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要素替代和需求收入弹性原理概括了城市化的发展机制,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都遵从它。并构造了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它是普适的。如果假设城市、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分别引起的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总是占据了一个不变的份额,同时,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差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那么,就可以据此演绎出这个统计关系。第二个前提暗示了一个城乡发展差距的倒“U”字型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琴 《环境》2007,(7):90-91,97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长,道路交通噪声扰民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群众投诉不断增加,针对这一日益尖锐的环境问题,经过大量实地监测和考察,探讨用在超标路段上铺设低噪声路面表面层来替代传统控制交通噪声方法,力求有效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