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62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2006年春运即临,自1月14日至2月22日止为期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预测,今年全国春运客流将首次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长3.1%。福建省客流将达6820万人次,同比增长2%,其中返乡农民工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7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2):16-16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3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3.
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绿色发展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环境治理政策的强势推进,中国环境质量是否已经跨越峰值和进入持续改善的通道?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理论工具,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和国际经验事实判断中国是否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和具备促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经济特征。首先,应用中国各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均收入水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发现,人均烟粉尘排放自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人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在"十二五"中前期到达峰值。大部分东部省份已经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但环境质量改善仍然缓慢。多数中部省份处于峰值阶段,而西部省份大都处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恶化的矛盾阶段。其次,基于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框架,将中国当前的经济特征与美、日、韩三国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验进行比较,结论表明中国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经济驱动条件,但是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导致污染物排放峰值的扁平化和波动性。以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30%—40%作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转折点判断,中国环境质量将在2025年左右趋于全面改善。最后,为了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认为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形势的不同,实施差别化环境治理政策。同时积极防范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强化区域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4.
自2016年起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三五"发展新时期。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形势下,一些潜在的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更加显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也不断加快,国家宏观调控更加着力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经济增速有望在中高速平台上阶段性企稳。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情况来看:1-2月数据低迷,3月份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市场回暖,重回扩张区间,1-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  相似文献   
75.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制定RD投入中长期计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针对"资源诅咒"研究中自然资源度量指标选取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利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代替自然资源丰裕度和资源产业依赖度作为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的解释变量。首先,在Krugman空间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测度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计算公式,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层面的数据,量化1999—2013年间资源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其排名情况和分布格局。研究显示:我国有15个省(区、市)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长江以北,且均为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其次,构建经济增长计量模型,选取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省(区、市)作为样本空间,并采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考察资源产业空间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分析"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1在模型整体估计中,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系数符号均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呈现负相关,符合"资源诅咒"的基本假设。2在模型分步估计中,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投入和制造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关系;物质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当地经济主体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较小,导致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增益效应小于其对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效应,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政府干涉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应明确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导向机制,进一步提升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强化行业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匹配,逐步提高自然资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加快地区经济转型,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7.
我国“十二五”规划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锅炉是大多数纺织印染企业最主要的耗能设备,过高的能耗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有机热载体锅炉是一种以有机热载体作为传热介质的热动力『设备。由于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为液相闭路循环,输出的导热油经热用户使用后,又全部回到锅炉,避免了蒸汽锅炉的冷凝及排污热损失.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因而热利用率很高。  相似文献   
78.
79.
朱斌 《中国安防》2020,(3):18-21
一、引言中国市场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增长向平稳缓慢增长过渡的阵痛期。近年来,欧盟、美国多次对中国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2018年特朗普政府持续发力,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通过对中国输美货物加征惩罚性关税,并在知识产权转移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中国近20年的发展红利离不开WTO框架内对外贸易的优惠待遇,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促使中国进行新一轮的经济策略的改革。得益于中产阶级规模的的迅速扩大,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同时第十三轮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经济形势转好的基本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0.
基于2002-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全国以及地区分组研究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所选指标与区域分组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N"型、倒"U"型、"N"型和单调递增形态,工业用水的相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倒"N"型、倒"N"型、"U"型和倒"N"型形态;②当前,就工业用水绝对指标而言,只有东部组别中的北京、天津和上海获得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双赢";就工业用水相对指标而言,全国组别中的北京、天津和上海,东部组别的全部省份以及西部组别中的内蒙古获得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强度下降的"双赢"。因此,各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其次,要有效地缩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获得工业用水下降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最后,给我们提供一个积极的信号:工业用水不会一直增加,在跨过某个转折点后,会出现停止增长,甚至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