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505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城镇化不是建城化,不是城市的蔓延,不是简单的农民市民化,更不能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城内贫富二元结构。山区城镇化不可丢失民族文化与地域特点。山区城镇化作为城镇化一盘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不可或缺的板块。没有山区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就是不完整的。中国是山地大国,70%的陆域国土是山地。山区城镇化面临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种制约因素,城镇化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山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城镇化过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2.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形态结构与水质变化间关系研究可以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河流是由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构成的系统,急流-深潭-沙(砾)滩是河流的基本结构单元,并以都柳江上、中、下游9个急流-深潭-沙(砾)滩单元为对象,测定了水质指标,分析了山区典型河道基本结构单元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都柳江深潭水体中氮素浓度与pH值大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氮0.97mg/L和0.87mg/L;硝酸盐氮0.60mg/L和0.56mg/L;氨氮0.22mg/L和0.20mg/L;pH8.22和8.14。而磷素、溶解氧、BOD5和COD则是深潭小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磷0.0187mg/L和0.0202mg/L;正磷酸盐0.0070mg/L和0.0085mg/L;溶解氧11.93mg/L和13.50mg/L;BOD53.75mg/L和5.36mg/L;COD10.986mg/L和12.807mg/L。电导率深潭与急流相等,均为169.7μS/cm。方差分析表明,深潭与急流水体总氮和硝酸盐氮在夏季差异极显著;磷素和pH在春季差异极显著;电导率在秋季差异极显著;氨氮、溶解氧、BOD5和COD差异均不显著。研究工作显示,河流形态结构变化影响着水环境质量,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在河道生态修复中需要遵循河流形态结构规律以便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态势,生态文明建设中亟需通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本文以丹棱县顺龙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例,从顺龙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出发,指出了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别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方面提出了优化顺龙乡国土空间的具体方案,探索了山区小城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内梅罗指数法的原理,考虑金属毒性的积累效应,引入污染因子权重值,将权重值最大的评价指标纳入计算,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城市河道的水质污染状况。并对水质的划分标准临界值进行计算,以此作为评价水质污染状况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差异,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状况的评价结果较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辨识度更高,能够综合客观全面地体现城市河道水质状况,与真实情况较好的吻合,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河道治理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作用,以免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不注重防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副作用。尤其在我国一些雨水多发的地区,水土保持在河道治理工作中更是重中之重,稍不注意维持将会对大面积地区造成影响深远的生态危机。本文主要针对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行研发的泥-水界面微孔曝气系统,开展了底泥表面曝气和覆盖对城市重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及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曝气能够有效提高上覆水的溶解氧(DO)和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Eh),能够将泥-水界面Eh维持在-100 m V左右,DO提高到6 mg·L-1以上.与对照比较,原位覆盖处理的上覆水DO和Eh有一定提高,但仍明显低于微孔曝气处理.与对照相比较,微孔曝气处理均有效降低上覆水中总磷(TP)和溶解性正磷酸盐(PO3-4)的含量.试验结束时,微孔曝气(A)和微孔曝气+原位覆盖处理(A+C)上覆水中TP含量由初始的0.201 mg·L-1分别降至0.062 mg·L-1和0.050 mg·L-1;上覆水中PO3-4含量由0.086 mg·L-1和0.078 mg·L-1分别降至0.026 mg·L-1和0.023 mg·L-1.与对照相比,微孔曝气处理明显降低了底泥间隙水中TP的浓度,在整个培养期间,其TP含量平均下降38.8%(A)和47.9%(A+C).底泥原位覆盖处理对抑制泥-水界面磷释放能力要弱于微孔曝气处理,而且在试验后期(50 d),上覆水中TP和PO3-4的含量均有所反弹.不管有无覆盖,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处理均显著改变了表层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显著降低了底泥中铁铝结合态磷(Fe/Al-P)组分比例,而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比例却出现明显增加.单一的表面覆盖处理对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没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与单一的处理效果相比较,泥-水界面纳米微孔曝气处理,并结合底泥原位覆盖,更有利于抑制城市重污染河道泥-水界面中磷的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17.
国内对于受到严重有机污染城市黒臭河流的治理方法一般均应用"三部曲",即截污,清淤,换水,这是目前首选的方法。阐述了"三部曲"的理论和自然规律。认为最终不解决其核心问题,而是不断地引入高标准水源(地表水Ⅲ类)来冲洗,那就很难根除黑臭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具有标准分类不细、评价方法不够综合全面、缺少感官指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总结不同改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质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杭州市市区河道水质特点,选择具有杭州特点的水质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数。实践表明,该方法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读性强,具有可扩展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5,(2):13-14
杀年猪、买新衣、备年货……元旦刚过,地处大别山主脉区的金寨县长岭乡年味渐浓,家家户户便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垃圾有人清理,污水有了出处,家乡变美了。"1月7日,长岭乡天寒地冻,山风刺骨,几位在外务工返乡的小青年正在用手机拍着照片。在他们看来,有图有真相,家乡美了年味足了,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那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20.
用聚乙二醇2000(PEG2000)和硬脂酸(SA)包埋粉末过氧化钙(CP)成功制备了CP缓释材料CP@PEG2000-SA。比较了粉末CP和CP@PEG2000-SA对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的影响和对底泥中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和磷酸钙盐(Ca-P)的影响。结果表明,CP@PEG2000-SA投加量宜为1.8kg/m2,在CP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粉末CP投加量为1.0kg/m~2。投加粉末CP在10d内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浓度迅速降至最低后又上升,而投加CP@PEG2000-SA可以实现35d内溶解性总磷持续缓慢下降。上覆水中的内源性磷一般来自底泥中Fe-P的释放。投加粉末CP虽能固定Fe-P含量,但起不到长效作用,甚至可能导致Al-P的释放。投加CP@PEG2000-SA可控制氧气释放速率,稳定pH,使得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向底泥中的Al-P、Ca-P和Fe-P转化,起到长效抑制底泥中内源性磷向水体释放并同时吸收水体中磷的双重效应,达到了控磷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