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447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纹缟虾虎鱼为受试生物,分别进行了Cu~(2+)、Cd~(2+)和氨氮为环境因子的急性毒性实验和氨氮慢性暴露实验,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纹缟虾虎鱼对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u~(2+)、Cd~(2+)和氨氮对纹缟虾虎鱼的EC50分别为4.527、40.408和63.182mg·L~(-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氨氮暴露能够引起纹缟虾虎鱼肝组织结构退化,组织细胞畸变,其损伤程度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加剧。氨氮暴露对肠管未见明显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纹缟虾虎鱼对Cu~(2+)、Cd~(2+)和氨氮的累积概率分别为83.33%、96.27%和90.48%,均表现为不敏感。在Cu~(2+)、Cd~(2+)和氨氮对海洋生物的敏感性排名中,纹缟虾虎鱼分别在第31/35、32/32和19/20位。在8~12种海洋鱼类中,纹缟虾虎鱼对上述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都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2.
洋河-戴河河口海域COD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洋河-戴河河口海岸水域水动力与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实测潮流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模拟分析了河口海岸水域COD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洋河-戴河近岸海域潮波为驻波;潮流为顺岸往复流,涨潮流方向为NE向SW,落潮流方向为SW向NE.涨、落急时刻,河口至外海水域潮流流速递增.COD输运方向与涨落潮潮流方向一致.涨憩时刻,COD高浓度区向河道推进,其面积最小;落憩时刻,COD高浓度区向外海推进,其面积最大;葡萄岛周围潮流流速低,在潮周期内小于0.14m/s,对COD的稀释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3.
开展承灾体脆弱性分析是为揭示各类承灾体的洪灾损失与洪水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是洪灾风险评估方法中的关键部分。为了分析潖江蓄洪区洪灾承灾体脆弱性,以北江"9406"型洪水放大至300年一遇洪灾为案例,全面收集社会经济数据,结合GPS技术开展洪灾损失调查,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了蓄洪区各承灾体要素的洪灾损失值,用以表征承灾体脆弱性大小和承灾能力强弱。通过计算潖江蓄洪区洪灾承灾体的损失值,得出工业及基础设施脆弱性最大,也是承灾能力最弱的系统因素的结论。潖江蓄洪区洪灾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为计算洪灾潜在损失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PSR模型的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河口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结合独流减河河口的实际情况,首次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河口生态系统压力评价、状态评价和响应评价首次对独流减河河口进行了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71,处于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是造成河口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口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周俊丽  李霁  刘征涛 《环境化学》2013,(6):1098-1099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分布广泛的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河口及岸带环境中,而绝大多数输入海岸带及河口中的PAHs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通过监测水体、沉积物中PAHs含量,可以了解近期该水域PAHs污染情况,而沉积物柱样中PAHs的分布特征可以追溯该区域PAHs的污染历史.本研究旨在通过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分布特征及组成,了解长江口PAHs的污染现状及污染历史,认识其对长江口环境的危害程度,同时运用PAHs系列化合物的一些参数和指标来探讨不同污染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风险分析及避难转移安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避难转移安置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技术,建立潖江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型,模拟北江遭遇300年一遇洪水时,在潖江口泄洪,潖江蓄滞洪区内洪水演进,分析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风险.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洪水情况,利用潖江蓄滞洪区DEM数据、Google地图及最快避难转移安置时间分析法,详细设计了潖江蓄滞洪区内各行政村落遭遇洪灾时避难转移与人员安置,为潖江蓄滞洪区启用预案科学编制及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通过2019年6—12月对相思江流域(临桂段)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监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污染初步溯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对氮磷质量浓度空间变化插值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氮磷污染严重,TN和T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312 mg/L~14.744 mg/L和0.004 mg/L~0.452 mg/L,TN质量浓度枯水期高于丰水期,TP两水期大致相等。研究区内非点源氮磷呈现出明显空间变异性,上游氮磷污染最为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中禽畜养殖和生活污水是流域内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水生植物腐解释放的营养盐在泥-水-植物系统中迁移规律以及冬春季衰亡期大型水生植物的最适生物量,在塑料通风大棚内,开展不同梯度生物量下多种水生植物混合腐解试验.选择冬季蠡湖-陆典桥浜河口区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收割规律,设定腐解试验的生物量依次为除根部以外总生物量的0%、20%、40%、60%、80%、100%,于2018年12月25日开展试验,共150 d.结果表明:①与恒温室内条件相比,近自然条件下多种混合水生植物腐解的前2个阶段具有长时性和持续性.②水生植物腐解致使含C、N、P元素的指标在0~30 d内快速升高,70 d左右达到峰值,100 d后缓慢降低直至稳定,整个变化过程持续近120 d,但植物茎叶未彻底分解,多数沉积在底泥表面.③泥-水-植物系统中,试验初期底泥以释放营养盐为主,30 d后以吸附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与水体和底泥中养分浓度均呈正相关.研究显示,与其他试验组相比,收割后水生植物生物量剩余20%时更有利于入湖河口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9.
曹妃甸老龙口现代沉积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测年、重金属测定、粒度测定等方法,对河北曹妃甸老龙口区域的7个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粒度、沉积物的测年、重金属含量测定和分析,探讨潮滩重金属沉积的控制因素和迁移规律.结果显示,老龙口潮滩属于细沙和粉沙,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L06沉积速率最大,为0.90cm/a;其余柱状样沉积速率均小于0.5cm/a,平均沉积速率为0.32cm/a,曹妃甸潮滩属于缓慢沉积;柱状样垂直方向波动剧烈,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重金属的含量在柱样的30~40cm深度呈现向表层递增的趋势,Hg、Cr的污染比较严重、其他元素基本无污染.虽然多数重金属元素在背景值附近没有出现污染现象,生态危害性极低,但是,受Pb、Hg中度重金属生态危害的影响,该区域多种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ERI)达158.41,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生态危害性;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0.
暖如春     
烟水初销见暖村,东风御柳几条斜。二月轻寒,三月微暖。淡墨的盛宴悄然而至,华梦在门楣徘徊。跋涉的脚步终将落定,犹如遮面女子,依着老柳翩然而舞。青春的笑铃,穿过城垣,羡煞流年。晨光铺地,柳嫩翠湖,夕颜洒落雉堞,燕子戏逗梁间。东风无力也好,西风数恨也罢,百花正艳,吹不散眉弯。一缕风过,一朵花开,一江碧波,一路风景尽落暖尘。拨开衰草,那几抹生命的嫩,也关不住一城春色。暖,恰似这一季鲜明的情痣,在料峭三月里尽情装扮这国色天香。所有的意念,都暖如春。雁字回时细雨来,芙塘却冰有轻雷。不管化冰细雨,还是云送轻雷,都预示着春暖驱马入长安。三月的台历,似乎都与暖雷有关。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