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为研究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早期发育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受精2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在不同浓度的磺胺甲恶唑水溶液中,观察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仔鱼心包囊肿率、心跳数、体长以及仔鱼内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胚胎/仔鱼120h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1 250.5mg/L;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96h胚胎孵化率抑制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1 299.7mg/L;当暴露质量浓度≥1 500mg/L时,斑马鱼胚胎患心包囊肿率明显升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经磺胺甲恶唑暴露96h的斑马鱼仔鱼30s心跳数及120h斑马鱼仔鱼体长总体降低;10~(-2)mg/L磺胺甲恶唑染毒96h后,即观察到斑马鱼仔鱼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被显著诱导,MD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磺胺甲恶唑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损伤,进而可能影响斑马鱼仔鱼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系统研究生物烯丙菊酯、反式氯氰菊酯、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种非农用农药的水解、光解和吸附特性,并采用EQC模型模拟4种非农用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宿和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在25℃,pH值分别为4、7和9条件下,生物烯丙菊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7.00、57.80和4.41 d,反式氯氰菊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40.80和5.64 d,多杀霉素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180和6.03 d,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180和46.20 d;温度越高,pH值越大,4种非农用农药水解速率就越快。氙灯照射下,反式氯氰菊酯、生物烯丙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霉素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0.100、0.738、1.720和6.130 h,其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是重要影响因素。4种非农用农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规律均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描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水溶解度是影响其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因素。根据EQC模型评估结果,稳态平衡非流动条件下土壤相是反式氯氰菊酯、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大的贮存库,残留量超过95.0%;生物烯丙菊酯在土壤相、水体相和大气相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8.2%和10.8%。  相似文献   
106.
应用现有的评估方法,对毒死蜱、二嗪磷、乐果、吡虫啉、抗蚜威和灭多威6种农药对鸟类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经食途径,乐果、毒死蜱和二嗪磷对鸟类的初级急性、短期和长期风险均不可接受;吡虫啉对鸟类的初级急性和长期风险不可接受;抗蚜威和灭多威对鸟类的初级急性风险不可接受,对鸟类的初级短期和长期风险可接受.通过饮水途径,只有毒死蜱对鸟类的急性风险无需关注,其他农药品种对鸟类的急、慢性风险均需关注.吡虫啉、毒死蜱、二嗪磷和灭多威4种农药通过喷雾液滴吸入途径对鸟类产生的风险需要引起关注,乐果和抗蚜威通过喷雾液滴吸入途径对鸟类产生的风险无需关注;6种农药通过挥发相吸入途径对鸟类产生的风险均无需关注.评估结果可为6种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的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对我国现有评估指南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滨为对象,利用大型溞-固定沉积物毒性实验,成功地对治理前、后污染河流沉积物毒性变化进行监测,获得较浸出液毒性实验更灵敏的结果。结果表明,治理前污染河流4个采样点沉积物的毒性均为中毒级,治理后,3个采样点的毒性下降到微毒级,1个点位毒性为无毒级。根据河道整治前、后的沉积物对水生生物的综合毒性变化,评价河道治理前的危害程度和治理后的生态安全性,为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法以达到可持续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再生水作为生态或景观补水的重要来源,受纳水体水质下降是制约再生水回用的瓶颈。以浙江省宁波市受纳再生水的陆家河为研究对象,分析受纳再生水河道在生态集成技术修复后水体水质的变化特征,探讨生态修复工程的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态修复工程运行后,显著改善受纳再生水河道的水质,氨氮、COD、总磷、CODMn、BOD5等污染负荷年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9.0%、16.7%、34.3%、7.8%和34.3%。通过对再生水回用参数的研究,当再生水日进水量为4 000~6 500 m3,进水的总磷浓度控制在0.6 mg·L~(-1)以下时,能够使研究河段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静态经济评价表明,研发的强化消解-生态涵养-生态观测3步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工程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佳,具有较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0.
基于2015—2020年淮河入洪泽湖断面的水文水质数据,利用LOADEST模型建立污染物通量与河流流量之间的统计回归模型,并估算淮河入洪泽湖总氮(TN)、总磷(TP)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2005—2020年间淮河TN、TP年平均输移通量分别为(4 730.14±1 893.32)t、(257.56.±108.53)t;受流量变幅影响,TN、TP输移通量与河流流量均呈极显著性相关关系(p<0.01)。采用M-K检验分析发现,研究期间淮河TN和TP的输移通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8年12月后受入湖水量与氮磷浓度双重影响氮磷输移通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