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煤矸石中含有多种有害微量元素,作为高速公路建材的煤矸石大气降水和汇水的淋溶和冲刷可能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考察了煤矸石在不同pH(3.0,5.0,7.0,9.0)条件下的淋溶特性并模拟了其动力学规律[1]。结果表明,煤矸石淋溶出的Mg2+、Na+、Ca2+、K+、SO2-4、NO-3、Cl-等离子在pH=3的溶液中呈现了较大的浓度;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溶液酸度越强,几种离子的浓度也相应增大;有害微量离子呈现出不同的淋溶规律,pH越低,淋出浓度越大,其中Mg2+、Na+、SO2-4、NO-3的溶出溶度与淋溶体积符合幂指数关系。研究可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地下水污染的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比较了索氏提取法和微波萃取法对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效果,优化了层析柱的淋洗体积和DAD检测波长。结果表明,用二氯甲烷在50℃下索氏提取24h,将提取液旋转蒸干,加入环己烷溶解后过硅胶柱净化,正己烷和二氯甲烷(1∶1)洗脱,收集50 mL洗脱液,25℃氮吹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中采用梯度洗脱,DAD检测器的波长为230 nm,15种多环芳烃在30 min内就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方法回收率在65.18%~93.4%之间,检测限为5.2×10-3~1.8×10-2mg/kg,且重现性好,并对实际土壤样品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相似文献   
23.
以模拟垃圾渗滤液为阳极液,研究不同运行条件(开路、阴极无曝气及阴极闭路曝气)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正渗透膜(FO)对垃圾渗滤液的联合处理效果及产电状况,采用紫外光谱分析系统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阴极闭路曝气MFC-FO对模拟垃圾渗滤液的去除效果好于开路和无曝气的运行方式,TOC、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5.45%、91.28%、71.77%和79.43%。闭路曝气MFC-FO进出水的紫外光谱表明,MFC处理后垃圾渗滤液中不饱和键被破坏,化合物稳定性变差,MFC-FO出水中基本无有机物特征峰,表明大部分污染物已被MFC-FO系统去除。  相似文献   
24.
多环麝香具有较强的亲脂憎水性,难降解,容易生物富集,在各环境介质中分布广泛,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对污泥中多环麝香的提取主要是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等,很少用到微波萃取,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微波萃取预处理污泥样品,以气质联用法SIM方式检测样品中的多环麝香.  相似文献   
25.
利用植物载体丝瓜瓤对肠杆菌(Enterobactor sp.S8)进行固定,并对活性黑5进行脱色研究.探讨了固定化菌体的菌龄、菌量、pH、温度对染料脱色的影响.研究了该固定化菌体的重复利用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菌龄3d、接菌量2%、温度30℃、pH 6.0.该固定化菌体对不同初始浓度活性黑5的脱色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经9次重复利用后的该固定化菌体,其脱色率仍达76.8%.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根据降解3d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可知,活性黑5并非完全被降解为CO2和H2O,而是生成一些小分子有机中间体.  相似文献   
26.
徐芳芳  黄满红  陈亮  柿井一男 《环境化学》2012,31(12):1840-1848
比较了弱酸性条件下Cu(Ⅱ)、Fe(Ⅲ)和Cr(Ⅲ)单独或加入抗坏血酸(L-AscA)对大肠杆菌(E.coli)的毒性,深入分析了Cu(Ⅱ)/L-AscA体系的特性;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定量分析羟基自由基(.OH)浓度以分析其毒性机理.结果表明,pH 4.0下L-AscA促进了Cu(Ⅱ)、Fe(Ⅲ)而非Cr(Ⅲ)的毒性,三者毒性Cu(Ⅱ)>Cr(Ⅲ)>Fe(Ⅲ).通常被认为无毒的Cr(Ⅲ)却在0.2 mmol.L-1,pH 4.0时表现出了很高的杀菌率.与0.01%L-AscA共存时,Cu(Ⅱ)为200、20μmol.L-1和2、0.2μmol.L-1下,E.coli的存活率分别在30 min和2 h内迅速降至零,且该体系对自然水体中分离所得的其它7种菌株同样具有明显的制御作用.ESR结果表明L-AscA的加入使200μmol.L-1Cu(Ⅱ)反应体系的.OH浓度约提高两倍,.OH浓度呈Cu(Ⅱ)浓度依赖.但在Fe(Ⅲ)、Cr(Ⅲ)/L-AscA体系中未检测到.OH,表明三者对细胞的致毒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微塑料在膜蒸馏过程中不同温度、pH、微塑料浓度和微塑料粒径条件下对含锑高盐废水的处理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进料液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的增加提高了传质动力,不含微塑料时膜通量由17.4 L·m-2·h-1提高至20.7 L·m-2·h-1,通量提升了18.9%,含有微塑料时膜通量由15.6 L·m-2·h-1提高至18.5 L·m-2·h-1,提升了18.6%;pH由3增大至11时,由于重金属锑在不同pH条件下的价态变化及静电排斥作用,重金属锑截留率由98.2%提升至99.6%;微塑料浓度的增加会降低膜通量,提高锑截留效果,这可能是微塑料对溶液中重金属锑的吸附作用及微塑料在膜表面的积聚产生的筛分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28.
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三高速公路某隧道含水断层为例,对比瑞利波和地质雷达两种探测技术,论述其优缺点,阐明瑞利波探测技术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其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用抗生素和农用抗生素在世界各国中广泛使用,这些抗生素在使用时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量进入环境。在介绍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现状基础上,简要综述了环境中痕量典型抗生素的测试方法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现状,阐述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黄满红  李咏梅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9,30(5):1499-1505
研究了生活污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糖类、蛋白质、油脂以及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生活污水中COD的贡献率,采用硝酸盐利用速率法(NUR)测定了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s)中的有机水质特性参数,分析了单一糖类、蛋白质、油脂、LAS对有机水质特性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生活污水中这4种有机污染物与ASMs有机水质特性参数SSXSSIXI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反硝化条件下异养菌产率系数为0.683;蛋白质、糖类、油脂和LAS分别占COD的24%~35%、 17%~35%、 5.78%~10.56%和 3.77%~7.23%,是污水中COD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该污水中的快速生物降解物质占总COD的22%~29%,慢速可生物降解物质占29%~38%;生活污水中糖类、蛋白质、油脂、LAS这4种典型有机物的浓度与ASMs的水质特性参数SSXSSIXI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