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气质联用仪和液质联用仪的非靶向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日本沼虾肝胰腺进行代谢物分析,以研究在非致死剂量的亚硝酸盐或氨胁迫下,日本沼虾肝胰腺新陈代谢的变化。经亚硝酸盐(0.5 mg·L~(-1),以N计)胁迫2 d后,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46个,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 p H=9.0时,氨(1.0 mg·L~(-1),以N计,即非离子氨氮为0.378 mg·L~(-1))胁迫后,鉴定出显著差异性代谢化合物52个,涉及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和甘油磷脂等代谢通路。选择p H=9.0氨(1.0 mg·L~(-1))胁迫组对日本沼虾肝胰腺中的三羧酸循环进行定量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日本沼虾肝胰腺中草酰乙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12 h显著升高,24 h和48 h后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α-酮戊二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12 h即有显著增加,24 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推测p H=9.0时氨氮(1.0 mg·L~(-1))胁迫12 h即会对三羧酸循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2.
罗氏沼虾养殖塘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氏沼虾养殖塘中影响叶绿素a的主要水质因子,于2011年6—10月对地处上海市金山区的某罗氏沼虾养殖场的3个养殖塘及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值、透明度、亚硝酸盐氮(NO2-N)、总氨氮(TAN)、总氮(TN)、活性磷(PO4-P)、总磷(TP)、叶绿素a和化学需氧量(CODMn)等因子进行监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水质因子与叶绿素a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TN、TP、CODMn、DO、pH值、NO2-N、T、TAN、PO4-P和透明度,在罗氏沼虾养殖塘中影响叶绿素a的优势因子依次为TN、TP、CODMn、DO和pH值,通过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TN和TP是影响池塘叶绿素a最重要的水质因子。  相似文献   
23.
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在环境中的污染分布、生物累积性、生态毒性及降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不同地区水环境的监测中普遍检出PFOS,其质量浓度范围在未检出~458 ng/L;沉积物中的PFOS质量比在未检出~11 ng/g dw;甚至在一些国家的饮用水中也有PFOS检出,质量浓度在0~57 ng/L。研究表明,PFOS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并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具有生物累积和生物放大性;通过对生物组织内的PFOS检测发现,肝脏中的PFOS质量比较其他组织高,由此推断,肝脏很有可能是PFOS蓄积的主要靶器官。目前,就PFOS的生态毒性研究已逐步深入,通过对一些水生生物和大鼠的毒性试验表明,一定量的PFOS会对试验生物造成器官损伤,并具有一定的免疫、生殖及胚胎毒性。关于PFOS的降解研究目前还较缺乏,微生物降解、超声波降解、化学还原降解等尚处于研究阶段。今后在PFOS对陆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新的降解方法寻求这两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4.
PFO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蓄积能力,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毒性。为探究PFOS对淡水底栖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以三角帆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剂量(0.1、1.0、5.0 mg·L-1)的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实验,期间对受试生物肝胰腺中的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发现,低浓度胁迫(0.1 mg·L-1)对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中高浓度PFOS胁迫下,则呈现出明显的诱导向抑制过渡的时间效应。GSH含量和GST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恢复实验中,所测指标普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P FOS胁迫损伤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研究表明,PFOS对三角帆蚌肝胰腺的氧化胁迫显著,并能快速地激活肝胰腺细胞的解毒代谢;但长期的PFOS胁迫则会造成肝胰腺细胞的实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25.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6种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获得了吲哚、吡啶、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和8-羟基喹啉对小球藻的48 hEC50、对大型蚤的48 h LC50、对斑马鱼的96h LC50及对发光细菌的15min EC50值.6种物质对大型蚤、斑马鱼及发光细菌的毒性与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显著相关.发光细菌毒性结果与大型蚤、斑马鱼的毒性结果显著相关,而与小球藻不相关.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水产常用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M)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参考IVM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设定了7μg/L、14μg/L及21μg/L3个处理组,并以0.021%乙醇为试剂对照组,采用96 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测定了IVM对斑马鱼(Danio rerio)头部乳酸脱氢酶(LDH)、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ALP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IVM对斑马鱼肌肉SOD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先诱导后抑制;MDA含量在低质量浓度作用下8~12 h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较高质量浓度下先受到显著抑制(p0.05),虽然后期有一定的恢复,但总体仍低于对照组;IVM对AChE活性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在96 h时最高质量浓度组的IVM对AChE产生了55.2%的抑制;头部LDH活性只在8~24 h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之后便逐渐恢复;头部ALP活性在较高质量浓度作用12~24 h内受到一定的抑制(p0.05),而肌肉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头部ALP活性比肌肉敏感。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M)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以雄性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对象,设定了A(空白对照)、B(乙醇对照)、C(0.1 mg·kg~(-1))、D(0.5 mg·kg~(-1))、E(1 mg·kg~(-1))5个实验组,研究IVM对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常生理状态下吉富罗非鱼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IVM作用后除最高剂量E组中MDA含量在4 h、16 h和24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未受到显著影响。较低注射剂量C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得到了诱导,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较高注射剂量组中除E组在第4 h、16 h和24 h 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均未发现有显著变化。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在IVM作用下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E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肝脏中的相反,血液中的AST则随剂量的升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某些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血液中ALT除C、D组个别时间点外其余的均未有显著变化。B、C、D、E 4组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LP)相对A组均发生了显著下降,但C、D、E组与B组除个别时间点外均未有显著差异,因此肝脏中的ALP变化可能是无水乙醇作用的结果,而非IVM。血液中ALP则均未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高剂量的IVM对吉富罗非鱼的肝脏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以及合理的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新型消毒剂溴氯海因(BCDMH)在水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BCDMH对4种不同生态位水生生物(发光菌、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1)BCDMH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为3.74(25℃),在水环境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C0×e-k·t,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时k值为0.3577,半衰期为1.72d.2)pH6~9时,pH值越低BCDMH降解越快,碱性条件对其降解有显著抑制;自然光照和曝气有利于BCDMH的降解.3)BCDMH对斑马鱼的96hLC50=3.68mg·L-1,属高毒;对大型溞的24hLC50=1.44mg·L-1,属高毒;对小球藻的96hEC50=4.15mg·L-1,属高毒;对发光菌的1hEC50=0.62mg·L-1,属极高毒.  相似文献   
29.
美国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环境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对这些废物的管理目前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文章介绍了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废物的监管机构、监管要求和管理实践,以期对我国油气行业勘探开发废物的环境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