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人类主要的动力能源。19世纪末,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应用,使石油成为20世纪的第一能源。进入21世纪,开发和发展洁净环保天然气能源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我国一直重视未来能源的多样化,致力于发挥天然气的环境和效率优势,开启了天然气大发展的新篇章。然而,在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等诸多潜在环境风险,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健全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天然气开发过程的环境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别策划本期专题,探讨目前我国天然气开发环境监管体制,分析了天然气开发的主要环境监管制度及其存在问题,并对加强我国天然气开发环境监管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中国的道路交通部门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机动车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低碳化进程对于道路交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长期来看,机动车的低碳发展意味着传统机动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和发展。本文首先综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发展,然后讨论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市的试点示范推广情况,并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在上海世博会的示范应用,最后指出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汽车厂商、科研机构和消费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33.
鉴于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源性,探讨减缓气候变化与治理控制大气污染之间的协同效应并量化这种协同控制效益,近年来俨然已成为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为此服务的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作为中国碳减排的主力军,中国企业当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为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促进低碳发展离不开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发展,其中碳排放核算标准被认为是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的几年中,碳排放核算标准在  相似文献   
35.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湿地等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的生态系统,更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城市湿地还受到人类活动因素的更多干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36.
中国资源型城市CO_2排放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作为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主体,在绿色发展转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正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关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承诺的中长期碳减排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为此,本研究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综合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分类比较研究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的CO_2排放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这些城市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分析了这些城市未来碳排放趋势和碳减排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达峰情景下,2030年126个资源型城市将以72.65亿t的CO_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_2排放总量的60%;在提前达峰情景下,资源型城市将在2025年以53.78亿t的CO_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_2排放总量的45%左右。最后,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以及碳排放达峰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能源统计工作,促进资源型城市碳排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制度体系;三是改善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燃料利用的比重;四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7.
38.
截至2018年采暖季结束,清洁取暖工作总体开展较好,北方15省区市清洁取暖率达到50.7%,《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设定的中期目标已基本实现。从区域层面看,清洁取暖率排序依次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4%)、西北地区(49%)、东北地区(35%);从省级层面看,清洁取暖率差异较大,农村地区提高最大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农村清洁取暖增长率几乎为零;从城市层面看,试点城市、"2+26"通道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明显高于其他一般城市。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方清洁取暖率较为明显的因素是经济水平、气象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资金投入越高、各地区冬季气温越低、城镇化率越高、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的清洁取暖工作推进越积极,清洁取暖率越高。清洁取暖污染物减排贡献量化分析发现,清洁取暖对烟(粉)尘减排19.23%,贡献最为显著;对二氧化硫减排5.33%,也比较突出;对氮氧化物减排贡献较为一般,减排量占比0.8%。建议重点关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情况,重点考虑如何在现有资金条件下保证清洁取暖的可持续性效果,完善地方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9.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系统的低碳交通战略,而且也鲜有政策直接是针对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即狭义低碳交通政策发展滞后。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中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交通用能安全以及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许多相关政策都对中国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即中国并不缺乏广义的低碳交通政策。  相似文献   
40.
<正>气候变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而且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干旱、洪涝和风暴潮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且发生强度呈现上升态势,是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突出表现。气候变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而且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