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得益于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的日益完善,近年来"煤改气"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别从市级、县级层面选取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分析和案例评估。研究发现,通过健全改造管理机制、精细化设计补贴政策、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加强地方宣传引导,案例地区冬季取暖清洁化水平大大提高,散煤污染排放显著减少,农户燃气取暖成本相较改造前未明显增加。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造方式;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实行奖惩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售后保障服务;完善可持续奖补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多元化措施,提高气源保障能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2.
CGE模型是定性分析政策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CGE模型,对政府征收硫税带来的经济、环境影响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征收硫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了清洁能源行业"走出去";其次,在现行税率水平下,单一硫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不明显;再次,硫税的征收使政府支出增多,降低了国内需求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最后,硫税的征收增加了能源部门的进口,提升了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为此建议:(1)各省市应分阶段适度增加硫税征收税率;(2)施行减少硫税负面影响的相关政策,如实行硫税冲抵居民所得税等税收返还政策;(3)采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4)借助硫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5)重视能源安全,加快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生产、努力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相似文献   
43.
国际经验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是国家凭借行政权利和宪法赋予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向资源开发利用者征收的特别税收.  相似文献   
44.
透视国内外环境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外部性理论 所谓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强加了成本或收益,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外部性单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环境污染就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理论为环境税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次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赋,被称之为"庇古税".  相似文献   
45.
贵阳市宏观经济运行及其物质流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阳市物质流的总体特征、行业结构、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和识别,运用STIRPAT随机方程对贵阳市物质流驱动力进行了识别分析,为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经济市等相关决策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46.
为满足在城市层面开展蓝天保卫战行动、协同控制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效果评估的管理需求,本文构建了评估方法体系,明确了评估流程,并梳理了评估参数获取途径。本文所推荐的协同减排量核算方法和协同控制效果评估方法包括: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各措施的单项大气污染物和单项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各措施的局地大气污染物当量(LAPeq)和二氧化碳当量(CO_2-eq)减排效果,进而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协同控制交叉弹性分析开展协同控制效果评估。本文以唐山市2018年蓝天保卫战行动为案例,选择12项子措施开展试点评估,结果显示:这12项子措施在减排LAPeq 13 840.89 t/a的同时,可协同减排温室气体1 009.43万t CO_2-eq/a;所评估的措施均位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第一象限;协同控制交叉弹性Els CO2-eq/LAPeq为6.66,即每减排1个百分点的LAPeq,可协同减排6.66个百分点的温室气体。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估方法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推广应用于城市蓝天保卫战行动协同控制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47.
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已成为开展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及年可核证减排量(CER)签发量最大的国家。但是这些CDM项目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较少研究文献涉及。为此,本研究开发了用于评价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方法学即MATA-CDM-China,该方法学以多属性效用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和要素层等四个层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绝对效用函数对指标体系所包含的9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效用赋值,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Delphi法获得的各指标权重值,加总各效用值最终计算出所评价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度。此外,以邯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为例,运用该方法执行可持续影响评价。最后指出该方法学存在的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8.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实施都做出了正面的评价,但决策层的评价普遍显著高于公众;对于适应政策的需求,公众的政策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方面,而决策层的适应策略是多方位的,也包括通过限制个人行为来获得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49.
唐山市作为我国钢铁和焦炭产能最为集中的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本文分析了唐山市2010—2017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唐山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发现经济发展是其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人口增长也对碳排放有一定贡献,而能源强度下降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改善虽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唐山市应继续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并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化解钢铁、焦炭过剩产能,鼓励、推进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0.
中国CO2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CO2排放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在讨论Kaya恒等式及其政策涵义的基础上,利用修改后的Kaya恒等式对1971-2005年期间中国的CO2排放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并结合宏观经济背景的变迁对从“四五”到“十五”计划期间的排放变化展开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CO2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CO2排放,而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则是降低CO2五排放水平的重要战略选择.最后强调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能效技术以及清洁燃料技术等政策选择不仅能促进“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约束性目标的实现。而且也能有效减少中国CO2的排放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