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铁、锰是滨海湿地环境中重要的变价金属元素,金属依赖型甲烷厌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过程与碳循环相耦合,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研究铁、锰对湿地甲烷厌氧氧化潜力及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对于减缓因甲烷释放而带来的 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厌氧培养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系统研究了碱蓬盐沼湿地下甲烷厌氧氧化潜力及微生物群落对Fe3+、Mn4+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向土壤输入不同浓度的Fe3+和Mn4+后,浅层土的AOM潜力皆被抑制,深层土的AOM潜力则受到促进作用,且作用显著(p<0.05),说明不同土层对铁、锰输入的响应不同,这可能取决于土壤中铁、锰含量的本底值;在微生物层面,铁、锰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及均匀度产生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门水平下,细菌中的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古菌中的Euryarchaeota(广古菌门)丰度显著升高,科、属水平下富集了可以促进甲烷氧化的Methylomonaceae(甲基单胞菌)且使其成为优势种,表明该菌可能深度参与了甲烷消耗及金属元素循环过程.本研究对滨海湿地甲烷厌氧氧化的机理研究及黄河 三角洲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滨海湿地CH4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作为我国气候变化治理的关键目标,CO_2排放峰值问题备受研究者关注。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CO_2排放历史趋势、达峰时间与达峰时各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整体和部分省市的CO_2排放达峰情况进行了研判,梳理总结了有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CO_2排放峰值分为3种类型,我国CO_2排放可能会经历波动型峰值,达峰时间将在2030年前出现;理论界已使用了至少16种峰值预测方法,对CO_2排放影响因素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这些方法的主要差异;我国学术界对CO_2排放峰值的研究大致以2014年国家明确达峰目标这一事件为界分成两个阶段;基于不同省份的多项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CO_2排放达峰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3.
随着辐射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良好实践和先进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的确立,中国的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指出现有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系列导则和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辐射安全工作规范开展,全方位保证中国辐射环境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六氯苯(HCB)对微型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吸附、传递过程.测定了群落的耗氧量和不同粒经颗粒物的生物量及HCB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在6μg/L HCB影响下,群落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试验第1天,30.0%(质量分数,下同)的HCB以溶解态存在,26.3%吸附在0.22~2 μm的颗粒物(以细菌为主)上,22.1%吸附在2~8 μm的颗粒物(以鞭毛虫和藻类为主)上,21.6%吸附在大于8 μm的颗粒物(以藻类和大型原生动物为主)上.48 h后,溶解态的HCB逐渐减少,并由食物链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最后74.9%的HCB都吸附在微型生物群落等颗粒物上,只有25.1%的HCB以溶解态存在.  相似文献   
35.
洪瑜  王英  王芳  刘汝亮  刘婷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1):2637-2645
为了探索植物浮床技术应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采用稻田退水沟渠原位实验,研究了美人蕉(Canna indic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水稻(Oryza sativa)5种不同浮床植物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稻田退水中生长4个月后,5种浮床植物生物量均大幅度增加。其中,美人蕉生物增长量最大,为97.2 g·株~(-1),其次为千屈菜达到81.3 g·株~(-1);空心菜成活率最高,达到91.67%,美人蕉其次,为87.50%,而水稻成活率最低,仅为60.71%;千屈菜茎叶和根系的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85%和0.65%;美人蕉茎叶、根系的磷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15%、0.17%;空心菜氮吸收量最高,达到14 239.46 mg·m~(-2),美人蕉其次,为10 798.00 mg·m~(-2);水稻磷吸收量最高,达到407.11 mg·m~(-2),空心菜其次,为374.41 mg·m~(-2);空心菜对稻田退水中总氮(TN)去除率最高,达到85.88%,其次为美人蕉,为81.67%;空心菜总磷(TP)去除率最高,达到80.32%,其次为水稻,达到72.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荐浮床空心菜和美人蕉作为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水质改善的主要植物。  相似文献   
36.
对于发生工艺的优化设计,必须考虑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尽可能使反应工艺条件优化达到原料Na Cl O3转化率高(利用率高),Cl O2收率高,反应过程安全可靠,简单便于实施。  相似文献   
37.
<正>2018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在中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同时探索建立"无废城市"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8.
通过介绍乌昌地区概况,结合地区大气污染环境质量现状,从多角度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昌地区大气污染主要受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产业结构及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行政管理职权划分不明确等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采暖模式、城市道路规划、重点企业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及环境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应对措施,以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体系,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9.
对采集的离散型随机分布的PM_(2.5)污染数据进行线性规划重组,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PM_(2.5)污染数据的多标签属性分类,结合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实现对PM_(2.5)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采用F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过程的稳健性检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中国PM_(2.5)污染数据统计分析的测准率较高,对数据的聚类分析能力较强,提高了对中国PM_(2.5)污染数据的实时预测和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40.
生活垃圾预处理后续堆肥化通风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昌市垃圾综合处理场预处理后的筛下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对后续堆肥化效果的影响。对堆体温度、pH、堆高、耗氧速率、腐熟度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通风方式为"每半小时通风8 min,每天开风机8 h。温度降低到35℃时,停止通风"时,后续堆肥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