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酸活化赤泥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硝基苯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康雅凝  李华楠  徐冰冰  齐飞  赵伦 《环境科学》2013,34(5):1790-1796
以铝工业废物赤泥为原料,采用酸化的方法活化赤泥,提高其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除污染体系中的催化活性,并对其催化臭氧除污染效能及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和赤泥原矿相比,酸化赤泥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催化能力;酸化赤泥(RM6.0)催化臭氧氧化硝基苯的去除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臭氧浓度由0.4 mg.L-1增加至1.7 mg.L-1时,硝基苯的去除率由45%提高到92%.溶液pH对RM6.0催化体系利用臭氧能力的影响与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NB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初始pH变化所带来的RM6.0催化活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体系中氢氧根浓度的变化,导致臭氧分解形成羟基自由基所致;过高pH值导致的羟基自由基的猝灭显促使RM6.0催化臭氧氧化NB活性的降低.通过RM6.0对臭氧的利用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发现,RM6.0催化臭氧降解NB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催化剂表面吸附臭氧,实现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进而实现对NB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这个过程中羟基自由基是存在的,主要是在臭氧与硝基苯在界面氧化过程中分解而成,并进一步氧化NB.  相似文献   
42.
为提升森林火灾应急指挥协同能力,剖析指挥过程中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分析法(STAMP)的思想,明确事故近因事件链,辨识相关的控制组件,构建森林火灾应急指挥控制结构;然后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建立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信息流动的有权无项网络,对实时、阶段和固定3类信息的信息量进行建模计算,从而确定信息熵;同时建立边载权重计算模型,用以描述不同信息传递路径的重要度。结果表明:前线指挥部在应急指挥扑火过程中重要性最大,且与联合指挥部的信息传递密集程度最大;扑火组和专业扑火队之间信息总量和信息熵最大,分别为24和3.900,指挥中需保证人员部署的准确性;专家研判和气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扑火过程中的指挥决策,应重点监控这2方面的信息传递路径,保证传输通畅性。  相似文献   
43.
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配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DO和C/N对侧沟式一体化OCO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COD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维持进水COD均值约为300 mg/L,TN约为40 mg/L,MLSS约为2 600 mg/L,进水流量为20 L/h时,COD去除率随着DO的增大逐步提高,当好氧区DO均值约为2.0 mg/L时,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达到了80%以上;维持好氧区DO均值约为2.0 mg/L,MLSS约为2 600 mg/L,进水流量为20 L/h时,不同C/N对COD去除率影响不大,当进水C/N约为8时,同时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均值达到了82%。  相似文献   
44.
叶面喷施硫对镉污染土壤中水稻累积镉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家豪  赵龙  孙在金  侯红  李华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2132-2138
Cd(镉)污染稻田已成为影响全球农田土壤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叶面喷施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对Cd的抗性,减少其对Cd的累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土壤生态功能、防范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通过两年四季的湖南省长沙县田间试验,探索叶面喷施S(以Na2S计)在中轻度Cd污染稻田中的降镉、增产效果及其可推广性,进而设计水培试验,探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叶面喷施S可以将水稻产量提高6%~30%,水稻籽粒w(Cd)降低28%~50%.叶面喷施S能够增加水稻叶片的捕光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提高2%~25%、气孔导度提高7%~25%、胞间CO2浓度提高2%~10%、蒸腾速率提高1%~11%;实际光化学效率提升3%~21%,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光合系统结构和功能受到的损伤,同时提高光合作用碳同化的效率,提高水稻产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显示,叶面喷施S通过增强有机大分子类物质(如有机酸、多肽类等)的生成,可能直接与Cd发生螯合,区隔在细胞壁或者液泡上,降低Cd的侵害.研究显示,叶面喷施S在Cd胁迫水稻中积极参与生化过程的特定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减轻了水稻Cd胁迫,可以尝试在同类型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中推广.   相似文献   
45.
亚麻原料初加工过程中亚麻粉尘危害严重,亚麻粉尘是亚麻原料厂的主要职业危害,防尘工程技术措施效果如何,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亚麻原料厂防尘工程的全面分析,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专家打分评估的基础上,应用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决策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对亚麻原料厂防尘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为解决其他方面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为其他行业或各类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工程综合评价提供了可信、可行的先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低温试验方法.方法 梳理对比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低温试验方法的差异,分析国内外标准规定的试验温度差异的来源,检测3号喷气燃料的实际低温特性,验证?51℃的试验温度对3号喷气燃料的不适用性.分析航空发动机系统附件低温工作时会升温的特点,提出尽量模拟起动过程的低温试验方法.结果 利用提出的试验方法,在环境温度为?55℃、燃油温度为?40℃下,进行了135 h低温试验,额外单独进行1000次模拟发动机低温起动过程.试验过程中,某型主燃油泵调节器工作正常,并随某航空发动机通过了某飞机在我国北方某机场的高寒试飞试验.结论 GJB 241A规定的燃油温度?51℃或黏度12 mm2/s对应的温度(?56℃)不适用于3号喷气燃料,环境温度为?55℃,燃油温度为?40℃,并尽量模拟发动机低温起动过程的低温试验方法能够有效验证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的低温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7.
石材工业是资源加工型产业,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石材废料.我国对石材加工废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技术不成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石材废料的几种主要资源化利用方式,并结合五莲县石材产业基地石材加工实际工艺及废料资源化处理方式,研究石材废料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8.
山地城市合流污水特细砂粒径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地城市合流污水特细砂粒径特征参数及分布研究的结果表明,晴、雨天合流污水细砂平均粒径D(3,4)均小于250μm,且含量高,属于特细砂;新旧城区排水体制、山地地貌、降雨强度、雨前晴天数、用地性质、水土流失等因素均会对山地城市合流污水特细砂粒径特征和分布等造成影响。涪陵污水处理厂进水含砂量高达183.9 mg/L,平均粒径为182.6μm,粒径偏小,超出沉砂池有效去除范围;大量特细砂进入曝气池后,堵塞管道、磨损设备等,给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9.
从活性污泥和受苯酚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的菌株XA05和FG03均具有很强的苯酚生物降解能力。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XA05和FG03菌株分别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800.0mg/L、培养时间为35h的条件下,自由悬浮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苯酚降解率均高于95.0%。  相似文献   
50.
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正点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义务。本文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分析列车上存在的影响旅客安全的问题,查找影响旅客安全的原因,提出保障列车上旅客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