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以高暴露{001}晶面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利用共还原法负载0.5%的Pt和一定量的Cu得到Pt-Cu/TiO2{001}催化剂,并在P=3.0 MPa,T=200~300℃,V(N2):V(H2):V(CO2)=8:69:23,空速(WHSV)=3600 mL·g-1·h-1反应条件下评价了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性能.XRD、XPS、EPR和CO2-TPD等的表征表明,与催化剂Cu/TiO2相比,引入Pt后,催化剂由于金属Pt的电子促进作用使负载的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进而有利于稳定Cu颗粒尺寸且载体形成了更多缺陷(如氧空位、Ti3+).因此,Pt-Cu/TiO2{001}催化剂的金属与载体界面上的活性位点更多,从而表现出更好的CO2活化能力和甲醇生成性能.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甲醛(Formaldehyde,FA)对造血组织的毒性,分析甲醛的毒性是否与中间代谢产物——甲醇(Methanol,MeOH)的毒性一致,以72只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6组〔①对照组,仅灌服生理盐水;②FA40组,单独灌服甲醛(FA),w(FA)为40 mg/kg;③ MeOH40组,单独灌服甲醇(MeOH),w(MeOH)为40 mg/kg;④FA10+MeOH30组,同时灌服甲醛和甲醇,w(FA)为10 mg/kg、w(MeOH)为30 mg/kg;⑤FA20+MeOH20组,同时灌服甲醛和甲醇,w(FA)为20 mg/kg、w(MeOH)为20 mg/kg;⑥FA30+MeOH10组〕,同时灌服甲醛和甲醇,w(FA)为30 mg/kg、w(MeOH)为10 mg/kg,连续灌胃7 d,检测小鼠的肝脏氧化损伤程度、血液和骨髓内甲醛含量以及甲醛脱氢酶的相对表达量,比较甲醇和甲醛毒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小鼠肝脏内ROS(reactive oxygen,活性氧)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FA30+MeOH10组的ROS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脏内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GSH(glutathione,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甲醛和甲醇联合染毒组中,随着甲醛含量的增加和甲醇含量的减少,氧化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AHMT(4-amino-3-hydrazine-5-mercapto-1,2,4-triazole)法测定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小鼠血液和骨髓中甲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RT-PCR法测定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小鼠中甲醛脱氢酶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FA40组与MeOH40组甲醛脱氢酶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1);与FA30+MeOH10组相比,FA10+MeOH30组中甲醛脱氢酶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甲醛和甲醇联合染毒组中甲醛脱氢酶的相对表达量随着甲醛含量的增加和甲醇含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甲醛和甲醇的毒性不一致,甲醛对造血组织的毒性可能存在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83.
长庆气田甲醇污水水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长庆气田天然气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污水水质复杂,区域差异大,只有正确认识甲醇污水水质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甲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确保系统平稳、安全运行。文章分析了靖边气田、榆林气田、苏里格气田甲醇污水水质特点,对以上气田水质进行综合比较。应根据含醇污水水质特点,随着水质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  相似文献   
84.
渗透汽化复合膜分离废水中的低浓度甲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两种商品化渗透汽化复合膜--GKSS-GS膜和PDMS-P膜分离模拟低浓度甲醇废水,考察了操作温度、甲醇质量分数、废水流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废水中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大,两种膜的渗透通量都呈增加趋势;GKSS-GS膜的分离系数变化较明显,而PDMS-P膜的分离系数变化较小;废水流量对渗透通量和分离系数的影响均较小.在最佳条件下,GKSS-GS膜的渗透通量为914.6 g/(m~2·h),分离系数为5.6;PDMS-P膜的渗透通量为1 887.2 g/(m~2·h),分离系数为4.8.  相似文献   
85.
甲醇作为溶剂在化工工业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但我国现阶段尚未明确规定甲醇的监测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甲醇的浓度,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 mg/L,无溶剂污染,不受乙醇、异丙醇等物质的干扰,结果准确,操作快捷方便,在日常监测任务中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6.
张慧军  李艳南  赵俊燕 《安全》2010,31(9):20-22
吐哈油田甲醇厂利用天然气生产甲醇,该厂主要包括240kt/a的甲醇装置、10km^3/h的空风装置、9.5km^3/h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该厂配套建有一个较为综合的化验室,主要分析甲醇装置生产的甲醇产品、天然气,空风装置生产的液氧、液氮、液氩,循环水处理装置的循环水,以及分析各装置中间过程产品和辅助用料质量。日常分析样品有19种,分析项目多达90项。  相似文献   
87.
基于紫外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气田低浓度含醇废水具有降解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势,研究以该技术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是探索提升处理后水质的有效途径。针对气田低浓度含醇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处理该类废水的关键控制指标,确定了混凝沉淀、膜过滤、紫外催化氧化为主体技术的工艺参数,通过对五种不同浓度含醇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水色度可控制在5倍左右,催化氧化90min后甲醇含量可降至0.1%左右,试验验证了该套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为进一步现场中试试验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为了寻找高效消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新材料,克服单纯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性能低、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Keggin型杂多酸骨架的有机-无机混配配合物单晶,分别为(4-C6H7N)2(4-C6H8N)3PW12O40·H2O(配合物1)和(4-C5H7N2)3(PW12O40) ·5H2O(配合物2),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由1个Keggin型PW12O40阴离子与有机配体4-甲基吡啶或4-氨基吡啶组成,并通过广泛的氢键作用在空间上无限延展形成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6.0569(10)(A),b=19.8781(17)(A),c=18.4728(15)(A),α=90.00°,β=98.384(7)°,γ=90.00°.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1.8880(9)(A),b=20.0148(15)(A),c=25.495(2)(A),α=90.00°,β=96.279(5)°,γ=90.00°.在流动催化反应体系中,探讨了该两种配合物催化消除甲醇的能力.体系流速为10mL/min,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3.0g/m3,配合物1在150℃时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85.25%,配合物2在140℃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53.00%.  相似文献   
89.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增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了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研究.对DMCC模式下NO x、NO、NO2等排放与纯柴油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DMCC模式下的NO x排放比原机模式平均下降10%以上,NO平均下降幅度超过40%;采用DMCC模式后,NO2排放量都有明显大幅度的升高,并且NO2/NO比值呈现显著增大,平均高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90.
对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采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研究了甲醇替代率和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耦合微粒催化转化器(DOC+POC)后处理装置对该发动机烟度和微粒数量、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甲醇替代率的增加,发动机烟度和微粒数浓度、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核态微粒浓度显著降低,聚集态微粒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相比于DOC+POC对纯柴油发动机排气烟度25%左右的净化效率,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下DOC+POC对排气烟度的平均净化效率在60%以上,最大达到96%,显示了该后处理技术在甲醇柴油双燃料模式下清洁排放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