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光彩  周国逸  王旭 《生态环境》2005,14(4):473-477
以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以下简称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水特征下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降雨特征决定了不同的降雨过程和穿透雨过程,混交林生态系统穿透雨累积增加曲线与降水量的累积增加曲线变化是同步的;(2)2002年7月27日-28日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最大穿透雨量分别为122.8nn和104.9mm,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降水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1h;(3)8月18日-20日特大暴雨,穿透雨量累积增加曲线与大气降水的累积增加曲线非常相似,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滞后与大气降水最大值出现的时间;(4)中雨时降水累积量达到最大值(59.6mm)与穿透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43.6mm)的时间一致;(5)树干流和地表径流量与大气降水量的累积变化曲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一定的降水量范围内,树干流量和地表径流量随着大气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6)无论是特大暴雨还是中雨发生时,即使在特大暴雨影响下,树干流(2.3~16.4mm)和地表径流(1.6~8.8mm)量都很小,系统具有很强的保水保墒能力;(7)混交林穿透雨强度变化过程基本取决于大气降水强度变化,树干流强度和地表径流强度数值很小且变化过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山东省地处N34°25′~38°23′,E114°36′~122°43′,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400多公里,是我国的一个沿海省份。全省陆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其中平原9.9万平方公里,其余为丘陵山地。 建国四十年来,我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85%.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增长7.1%,“七五”前四年平均每年增长3.2%;工业总产值四十年来平均每年增长13.8%,近十年平均每年增长15.8%,“七五”前四年平均每年增长22.7%;“七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42‰。  相似文献   
93.
94.
成都市冬季3次灰霾污染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基于成都市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气态污染物和PM2.5中组分在线监测数据,对2019~2020年成都市3次灰霾污染过程气象要素和组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CMB模型模拟获得研究期间PM2.5污染来源及变化趋势,剖析各污染过程成因.结果表明:① 3次污染过程均发生在相对湿度和温度持续上升,风速和边界层高度持续降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日均相对湿度均大于70%,日均温度均大于8℃,日均风速均低于0.8 m ·s-1,日均边界层高度均低于650 m;② 3次污染过程中主要组分均为NO3-、OC、NH4+和SO42-,其中NO3-质量浓度和占比污染时段较清洁时段增长倍数均高于其他组分,分别增加了1.47~2.09倍和0.22~0.35倍,NO3-是成都市冬季PM2.5污染的关键组分;③ 3次污染过程SOR均值为0.40,NOR均值为0.27,SO2和NOx的二次转化程度较高,SO2向SO42-转化以夜间非均相氧化反应为主,NOx向NO3-转化以非均相水解反应为主;④ 3次过程变化特征略有不同,过程Ⅰ呈现出明显的二次硝酸盐主导的特征,过程Ⅱ PM2.5浓度上升过程中主要受燃煤排放影响,PM2.5浓度高值时段主要受NO3-影响,过程Ⅲ总体仍为二次硝酸盐主导的特征,但部分污染时段化石燃料燃烧源排放有所增加;⑤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和燃煤源为研究期间主要污染来源,PM2.5浓度与二次硝酸盐贡献率正相关,与扬尘源贡献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95.
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动态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团聚体和化学成分的碳、氮组分对碳源和氮源输入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土壤不同碳、氮组分及其计量比对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的响应特征,本研究基于在温带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样地建立的长期(8年)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土壤不同团聚体碳、氮组分、可溶性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长期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含枝、叶和球果)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碳、活性碳及大团聚体(250~2000 μm)和微团聚体(53~250 μm)碳、氮组分的含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氮及活性碳组分的相对和绝对含量;但土壤黏粉粒(2~53 μm和<2 μm)碳、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各碳、氮组分比值在不同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地上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显著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性.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和数量凋落物的输入及氮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不同碳、氮组分的含量,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各碳、氮组分的比值.  相似文献   
96.
硅酸钙和生物腐殖肥复配对葱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的安全生产是切断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关键环节.为研究硅酸钙和生物腐殖肥复配对葱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在实际镉污染蔬菜地设计4种不同处理(T1:0.5%硅酸钙+0.5%生物腐殖肥、T2:0.5%硅酸钙+1.0%生物腐殖肥、T3:1.0%硅酸钙+0.5%生物腐殖肥、T4:1.0%硅酸钙+1.0%生物腐殖肥)及空白对照(CK),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土壤pH、DTPA有效态镉、葱生物量和葱内镉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处理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DTPA有效态镉含量,其中T3效果最明显,14、28、42和56 d时土壤DTPA有效态镉含量相对CK降幅分别为60.71%、49.54%、44.63%和58.94%;复配处理提高了葱地上部分生物量,其中T3和T4促进作用更显著,56 d时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07.19%和107.99%.不同处理对葱吸收镉的影响不同,56 d时,T4葱地上部分镉含量相对CK减少43.80%,有效减少植物对镉的累积,同时提高葱地上部分生物量,T4处理是较好的复配改良剂配比.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我国PPE(个体防护装备)在作业场所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PPE的监管。为了构建PPE在作业场所中安全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因此首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PPE信息进行标准化,本文提出了PPE信息的线面分类,业务流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数据元的标准化过程,结果确立了用户信息、人事信息、PPE信息、选型规则信息作为PPE信息管理平台层级数据元目录,确定了用户编号、地区代码、PPE类别代码、工种等86个数据元,基本涵盖了建立在作业场所中PPE信息平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能为后续建立PPE智能选型数据库平台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
玉溪市地质灾害多发,电网覆盖面广,电网遭受地质灾害的灾变损失较大。通过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电网遭受地质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等确定相应权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电网遭受地质灾害脆弱性评价;构建电网遭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玉溪市各县区电网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值进行综合评估,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等级区划。评估结果表明,玉溪市16.34%地区电网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较高,整体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9.
GaN HEMT器件在高压、高频、大功率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逆压电效应是其高可靠应用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研究了GaN HEMT存在的逆压电效应,分析了逆压电效应导致的器件性能退化机理,定位了逆压电效应引起器件的结构损伤位置,最后给出了抑制逆压电效应的方法,以期提高GaN HEMT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程序升温反应考察活性炭负载铈(Ce/AC)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探讨反应温度、空速、NO初始浓度、O2浓度、NH3浓度以及SO2的存在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在150℃后趋于平稳,NO转化率接近100%;NO进口浓度的增加,催化剂对NO的脱除效率有较小幅度下降;在没有氧气的存在时,NO的转化率只有20%左右,随着氧气的加入,转化率明显增加,当氧含量到1%以后,NO的转化率趋于平缓,稳定在90%以上;SO2对催化剂有很强的毒性,烟气中加入SO2后,催化剂对NO的去除率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