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630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永  田哲  唐妹  苑宏英  杨敏  张昱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789-2797
考察了臭氧氧化对林可霉素的效价削减效果。在初始抗生素浓度为100 mg·L~(-1)时,林可霉素效价削减50%所需消耗的臭氧量为0.118 mg·mg~(-1)抗生素,降解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采用林可霉素实际废水考察了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pH对抗生素臭氧氧化处理的影响,发现废水的COD每增加100 mg·L~(-1),则单位抗生素实现50%削减需要增加的臭氧量约为1.64 mg。碱性条件下,臭氧可催化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等活性基团而加速林可霉素的降解。同时,臭氧氧化后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厌氧可生化性提高了98.51%。研究结果可以为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土壤既是污染物的主要汇,又是空气中污染物的潜在来源.土气交换过程是POPs环境归宿的重要环节,该交换过程受POPs理化性质、近地面气象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对近期报道的POPs土气交换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展望,列出了研究中涉及的重要模型及公式.环境温度的变化既能改变目标物在气固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干湿沉降和气态交换过程,也能够通过近地面温度场的梯度变化影响污染物在土气交换过程中的垂直紊流扩散.此外,近地面水平风速的变化也会影响目标物的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垂直紊流扩散.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种类控制了土壤中POPs的吸附/解吸过程,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污染物的土气分配系数,土壤矿物组成也会影响污染物吸附和解吸过程.地面植被能够吸收和吸附空气中气态和颗粒态POPs,通过雨水淋刷和枯落物凋落转移到土壤中;植被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温度变化,减少土壤中POPs的挥发.尽管近年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在土气交换过程多因素耦合影响量化评估、动态评估POPs在典型场地原位复杂环境下的土气交换通量、在区域尺度量化植被对城市中POPs土气交换的影响等方面有待开展深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Fenton体系Fe(Ⅲ)累积和pH适用范围过窄等缺点,采用羟胺(HA)强化的HA-Fenton体系,以对氯苯酚(4-CP)为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实验,考察了Fe(Ⅱ)投加量、H2O2投加量、HA投加量和溶液pH等工艺条件对4-CP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A-Fenton体系适用于酸性和弱酸性条件,最佳pH范围为3.0~4.0;在溶液pH为3.0、Fe(Ⅱ)投加量为5.0 μmol/L、H2O2投加量为0.4 mmol/L、HA投加量为0.20 mmol/L的最适条件下,反应10 min, 4-CP去除率达64.25 %。  相似文献   
4.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氨氮的高效选择性转化,设计了一个氯自由基介导的电化学体系。该电化学体系以稳定性好、氧化能力强的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以Pd-Cu修饰的泡沫镍材料(Pd-Cu/NF)为阴极,以氯化钠为电解质,对BDD电极选择性电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 V电压下,体系中的Cl~-原位可转NO_3~-,副产物N_2;分别探究了阴极材料、电场强度、电极间距、溶液pH和电解质种类对氨氮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了Cl·在氨氮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优条件下,可实现40 min内100%的氨氮转化率和25 mg·L~(-1)的N_2生成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体中氨氮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SO4-·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芬顿和类芬顿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活化PMS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出发,对目前活化PMS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活化PMS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发高效的协同活化PMS的方法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该实验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对大连星海地区OH自由基消耗的主要环境VOCs组分是烯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最高的环境VOCs组分是芳香烃类物质;综合LiOH及OFP值评价,识别影响大连星海地区O3生成的关键环境VOCs反应活性物种为丙烯、甲苯、间对二甲苯等物质。  相似文献   
8.
2009年和201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新纳入的9种和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逐步得到中国环保部门的关注.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解决新型POPs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Electro-Fenton法是利用电解的方法产生Fe2+和H2O2,新生的Fe2+和H2O2作用产生·OH。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国内外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效果良好。阐述了Electro-Fenton法的发展、分类、反应机理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Electro-Fenton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波处理含工业废机油的污水,阐述了超声波对裂解含油污水中油分子的作用主要是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空化作用产生空化泡后,在局部形成瞬间的高温高压并进而产生强烈冲击波使得泡体周围的油分子键断裂,形成自由基,而后随着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在污水表面形成一层大分子薄油膜,达到裂解复杂油分子除油的作用。文章通过实验得到了超声波的作用时间、超声功率和频率(40 kHz和28 kHz)对污水作用后对污水粘度和裂解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功率的增加,污水的粘度下降不断加快,裂解效果先增加后降低,约在70 W左右出现最大值;而在相同功率时间下频率为40 kHz的超声波比28 kHz的超声波作用含油污水后对粘度和裂解效果的影响更大;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污水的粘度和裂解效果将持续下降,但是存在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