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上海青浦地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上海青浦地区2003—2014年观测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该区域12 a以来大气降水的酸化程度、化学组成特征,探讨降水中化学成分的不同来源及相对贡献。结果表明:降水pH年均值为4.43~6.33,酸雨频率为2.6%~86.8%,降水酸化程度大致经历了明显恶化和波动变化2个阶段。降水电导率年均值为1.77~4.01 m S/m,呈下降趋势。降水中各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当量浓度顺序为SO_4~(2-)NH_4~+Ca~(2+)NO_3~-Cl~-Na~+Mg~(2+)F-K~+,SO_4~(2-)、NH+4、Ca~(2+)和NO_3~-是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占离子总量的83.0%;降水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混合型转变。降水离子中的二次组分SO_4~(2-)、NO_3~-和NH_4~+绝大部分来源于人为源,Ca~(2+)、Mg~(2+)和K+主要来自于土壤源和人为源的贡献,Cl~-主要来自海洋源,同时人为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奎屯市大气降水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奎屯市大气降水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奎屯市监测站于2002年对大气降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酸雨监测。本文根据监测结果,介绍了奎屯市酸雨现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酸雨污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养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4):23-25
为了解山西省大气降水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及区域分布规律,山西省水文部门于1984年开始对大气降水进行监测。在全省9个地市布设测点,分别为: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榆次市、临汾市以及吕梁、忻州、阳泉、运城地区。监测项目为H^2 、电导率、Ca^2 、Mg^2 、K^2 、Na^2 、NH4^2 、SO4^2-、NO3^-、Cl^-、CO3^-、HCO3^-、F^-。结果表明,除吕梁、忻州地区外。山西省各地市均有酸雨发生,但酸雨发生的频率不高,全省年平均为3.3%;酸雨的酸性程度也不高,对生态可造成明显影响的降水次数不多;山西省酸雨为典型的硫酸型,酸雨中硫酸与硝酸的质量浓度比值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5.
通过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黔江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表明,降水样品的p H值分布范围在4.91~7.32之间;SO2-4是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68.9%,Ca2+是降水中含量较高的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41.4%;SO2-4/NO-3浓度比为6.78,表明降水类型为硫酸盐型。陆源性离子Ca2+、Mg2+以及海源性离子Na+和Cl-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海水和土壤的富集系数表明,研究区域的SO2-4和NO-3主要归因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舟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5):64-66
采用相对电导率差(CPD)法、电导率-pH不等式法对某监测站大气降水的实测电导率和pH值等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认为可用CPD法来检验、评估降水中各种离子成分的分析是否完整、准确,用电导率-pH不等式法来检验电导率和pH值的测定值是否存在明显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残差修正。并用其模型分析和预测乌鲁木齐市1994=1998年大气降水pH值。 相似文献
8.
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5年2个代表性采样点的142份监测数据,对降水中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单次降雨的pH值为3.85~6.09,平均值为5.09,属硫酸型/硝酸型复合污染酸雨。其中SO_4~(2-)和NO_3~-为主要离子,平均值分别为4.55和3.31 mg/L。通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以及海洋源是浦东新区大气降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但仍存在不同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