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著重研究CM系列燃烧催化剂对芳烃、双烯烃、醛、酮、醇、翡、醚、沥青烟气等毒性较大,有刺激性、恶臭气体的治理。结果表明,对上述有机废气均有良好的净化效率,对浓度较高的废气,在治理的网时还可以回收能量。对CO、醛转化90%的温度为150—180℃,芳烃为260—280℃,沥青烟气[苯并(a)芘]为350—380℃;催化剂可耐700℃高温。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铜、锰、过渡金属、稀土混合氧化物燃烧催化剂。着重研究稀土的加入方法、浸渍次数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以分散在各次浸渍液中浸渍,以二次浸渍为宜;在第二载体中加入Y_2O_3能降低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和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排气污染与治理的发展和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介了汽车排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描述了世界汽车增长与排气污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了汽车排气催化净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4.
钛基燃烧催化剂的抗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柏存  汪仁 《环境化学》1993,12(1):19-23
本文研究了钛基非贵金属燃烧催化剂的硫中毒过程及载体吸硫特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抗硫能力与载体吸硫量有关,不同催化剂的抗硫性能为:Cat.3>Cat.4>Cat.5>Cat.1>Cat.2,本文还讨论了硫中毒机理。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C_3~0、C_3~=、AN等的催化燃烧工艺参数,提出模拟丙烯腈尾气的最佳实验室工艺条件。其入口温度345℃,空速20000h~(-1),AN净化率100%,C_3~=≥90%,连续运转1000小时催化剂活性基本不变。用稀释到C_3~=1%的高桥化工厂AN尾气进行试验,入口温度250℃,AN、CO100%除尽,C_3~=、C_3~0的净化率相应为99%及88%。累计运转210小时,催化剂活性无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金安  汪仁 《环境科学》1994,15(2):45-48
利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对甲醇深度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所有催化剂上氧化时均产生副产物甲醛及甲酸甲酯;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Cu-O/r-Al2O3的活性最优,其最佳负载量为10%-20%,不同的制备方法中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最好;贵金属催化剂中Ag/r-Al2O3的活性较好,其甲醇氧化的T50,T95分别只有135℃和190℃,而且伴生的甲醛及甲酸甲酯浓度也较低。不同催化剂的活性与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kg·hm2时,产量保持不变或有减少趋势。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从苗期到收获期,施氮处理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一下降一稳定”的变化趋势,而60~120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240kg·hm-2和300kg·hm-2处理在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0~12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时,土层中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较大的淋溶风险。综合考虑产量、氮肥效率和环境效应,179—209kgN·hm。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8.
钛基燃烧催化剂CO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用沉淀法制备不同原子比的TiO_2-Al_2O_3载体,然后,用等体积浸溃法负载上非贵金属活性组份,研究了催化剂CO催化氧化活性,以及物相结构,贮氧能力和半导性与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钛基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明显优于铝基催化剂,载体TiO_2有利于活性组份形成高活性物相,载体中TiO_2的含量越高,催化剂的完全贮氧量越大,导电激活能越高,本征活性亦越高。  相似文献   
9.
钯、铜、锰、铈三效催化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脉冲-火焰反应装置、XRD、TPR和氢氧滴定技术来研究Pd-Cu-Mn-Ce-O三效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Pd-Cu-Mn-Ce-O催化剂的方法,则催化活性各不相同。在分层制备的催化剂中,催化性能主要以外层组分性能为主;以混合浸渍法制备的样品中,CuMn_2O_4相消失,Cu-Mn-Ce-O表面氧环境发生变化;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改变了Pd的分布,使催化剂表面易于还原;这些改变均对催化剂的三效性能发生影响。催化剂表面的有效贮氧量与三效活性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金安  许勇  汪仁 《环境科学》1994,15(3):34-37,60
利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研究多种多元催化剂对甲醇深度氧化的活性,并借助于XRDBET等手段考察焙 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时均有甲醛及甲酸甲酯伴生,其伴生温度区间及最大伴生浓度随不同催化剂而变化;32-37号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双组分催化剂,添加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CeO2和贵金属Pd对活性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高焙烧温度,催化剂表面发生烧结,对活性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