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乙二胺四乙酸亚铁螯合剂络合吸收的NO和NO_2协同净化工艺,一级净化采用铁屑填料床,利用螯合物吸收、铁屑还原净化NO,二级吸收采用鲍尔环清水喷淋塔,考察协同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NO进口质量浓度约为200mg/m~3、NO_2进口质量浓度约为70mg/m~3、螯合剂为0.02mol/L、液气比为3L/m~3、空塔气速为0.078m/s的条件下,一级出口NO降至75mg/m~3左右;在一级吸收塔螯合剂为0.02mol/L、液气比为3L/m~3和二级吸收塔氧化度(NO_2占NO_x的体积分数)为50%、液气比为4L/m~3的条件下,二级出口NO、NO_2分别可稳定在20、8mg/m~3左右。  相似文献   
2.
二硫化碳生产废气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优势菌的筛选及其强化活性污泥好氧反硝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活性污泥提取物的贫培养基筛选SBR系统中的好氧异养优势菌。结合自然温度(15~20℃)、延长培养时间等条件来提高菌群的可培养性。从SBR活性污泥系统中分离出5种细菌。4株去除COD优势菌,1株异养硝化细菌,能在好氧条件下实现对总氮的去除。反应池底采用边缘对称曝气,反应池内细菌在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上循环经历好氧过程及微氧过程。将PVA铝盐法固定的细菌对反应器进行生物强化。结果显示,在好氧工艺的条件下,投加优势菌群后,与未加优势菌群的反应器相比,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COD、NH3-N和TN降解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98%、97%和90%。生物强化作用明显,反应器内具有良好的好氧反硝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PM10和TSP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PM10在TSP中所占比率(分担率)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变化范围,从而使过去采集的TSP数据与PM10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可比。  相似文献   
6.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监测历史数据的所有权归属进行了分析,环境监测机构具有现状监测成果的所有权,委托方有使用权.应对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使监测数据得到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监测"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态监测的目的、含义、监测内容及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2006年11月20~28日乌鲁木齐市出现冷空气过境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式和主要气象要素及空气污染变化情况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过境天气前后,诸多气象要素发生了变化,冷空气导致逆温层的破坏和降水过程使各项污染物均得到有效的清除.通过此分析可为类似天气的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太钢发电厂5#炉除尘器后装一套中试装置,利用锅炉定然、连排碱性废水进行烟气脱硫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是我国钨、铜、铁、金、银铅锌多金属、铀等产业基地,区内分布的重要成矿区带有南岭锡、钨、铅锌成矿带(华东地区主要包含其东段-赣南地区)、武夷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此外,作为扬子、华夏两大地质板块的交接部位-钦杭接合带,铜、铁、稀有金属等也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对该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实现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勘查重大突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