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结合实际工作,灵活运用监测方法测定环保设备的除尘效率,讨论了模拟监测数据在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指导作用,以便得到更加高效、实用的环保设备。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辽宁省科技出版社和辽宁省环保局举办的美国环保图书展览于1991年12月16日~20日在沈阳市出版大厦展出.展览集中了美国近年出版的环保图书的精华,反映出近年来美国环保科研和出版成果的概貌。来自大连、鞍山、青岛、长春以及沈阳等地的环保科技人员和出版界人士观看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据悉,这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调查清楚三峡水库消落区自然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在三峡水库消落区设置了 251个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混合质边坡中,狗牙根群落占绝对优势;在145~155 m、155~165 m、165~175 m高程区间,狗牙根群落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多,其次为苍耳群落和狗尾草群落,且随着高程的增加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通过比较生物炭施入土壤2 a和5 a的试验结果,研究随年限的增长生物炭的添加对塿土容重和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设生物炭用量为0 t·hm~(-2)(B0)、20 t·hm~(-2)(B20)、40 t·hm~(-2)(B40)、60t·hm~(-2)(B60)和80 t·hm~(-2)(B80)这5个处理,将果树树干、枝条生物炭(450℃、限氧条件下)施入土壤,与耕层土壤混匀.经过5 a,分3层测定0~30 cm土层(即0~10、10~20和20~30 cm)的土壤容重、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①生物炭施入土壤5 a与施入2 a的结果相比,其对0~10 cm和10~20 cm土层团聚体影响相对减弱,对2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影响显著增强.②随着年限的增长,在0~10 cm土层,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 0. 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容重显著减小;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生物炭施用量为60~80 t·hm~(-2)时, 0. 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容重显著减小.③当生物炭施用量为60 t·hm~(-2)时,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果表现最优.说明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物炭施入土壤5 a,其对深层土壤的影响更为显著,2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 0. 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从经济效益和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在耕层土壤施入40~60 t·hm~(-2)的生物炭最适.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劳动保护历史上,作为这项工作的开拓者,李立三同志的功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在进行四化建设的今天,回首往事,更加引起了我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新中国成立后,党遴选立三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部长。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五年里,为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立三同志从青年时代赴法勤工俭学,直到回国参加推翻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斗争,都与工人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旧社会资本家如何对待工人,对旧时代厂矿企业安全卫生的恶劣情况,真可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对于建国后如何保障工人的安全健康,特别关心。…  相似文献   
8.
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pH,温度,药剂对出水效果的影响,中试运行结果表明了CAF涡凹气浮在制药废水预处理方面的良好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九龙江流域典型汇水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九龙江流域5个典型汇水区,通过流域主要雨季天然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对所获得的氮磷营养盐的监测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着重探讨了暴雨事件下径流氮磷流失及其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暴雨事件下农业汇水区地表径流氮输出以水溶态为主,磷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天然林地为主的汇水区则相反,前者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后者以水溶态为主;5个汇水区暴雨事件中总氮最高浓度值为日常采样浓度值的2.9~11.3倍,暴雨事件中总磷最高浓度值为日常采样浓度值的2.9~20.5倍;氮磷输出量均值的差异反映氮磷输出量大小受土壤质地、施肥量、土壤氮磷含量、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个径流过程中水量和氮磷浓度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且2者变化呈大体相同的趋势。氮磷及其各形态的浓度多数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峰值。泥沙结合态氮、水溶态磷变化幅度较小,水溶态氮和泥沙结合态磷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统计各汇水区雨量不同的降雨事件下氮磷流失负荷表明,特大暴雨对汇水区氮磷负荷的贡献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及典型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监测2019年4~9月水华期间水体中CO2浓度以及12个环境指标,估算水-气界面CO2通量并进行支干流对比.将12个环境指标分为气候因子、水环境因子、碳源因子、营养因子和沉积物因子,探讨5类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途径和贡献率,进一步为控制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积累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内高阳、黄石和万州平均CO2通量分别为(1.445±1.739)、(3.118±2.963)和(2.899±1.144)mmol·(m2·h)-1,表现为:澎溪河支流高阳<干流万州<澎溪河支流黄石.从变化幅度来看,支流水体CO2通量变幅较大,干流水体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是较稳定的CO2"源".长江干流作为陆地向海洋的生源物质运输枢纽,相比其支流碳含量和流速更高,这使得通常情况下干流CO2通量大于支流.但水文情势的不同使得同一支流不同点位C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