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基团贡献法对取代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4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水中的 5日生化需氧量 (BOD5) .分别采用线性基团贡献法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对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BOD5 ThOD(ThOD :理论需氧量 )进行QSBR研究 .得到不同基团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为 :C6H5>COOH >OH >CH3 O CH3 >NH2 >Cl >NO2 .线性基团贡献法对于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定性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2 %和 86 % ;而人工神经网络法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 92 %和 86 % .预测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的预测效果都很好 ,相比而言 ,非线性方法对生物降解性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尖点突变模型在研究洪水引起环境突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8年霍林河特大洪水为例,在进行洪水对环境影响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将洪水发生的危险系数、地面高程、地形坡度、降雨影响程度、土地盐碱率和草地开垦率6个控制变量划分为两个主分量。由于洪水引起的环境突变可以归纳为一种耦合突变,我们采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各主分量的数学表达式和水环境突变区域边界,绘制了该流域环境突变分区图,论证了应用尖点突变模型研究环境突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拉萨地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拉萨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在1998年6月和9月,对拉萨地区大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分析测定,并讨论了拉萨地区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共检测出69种烃类,其中以9个碳以上的芳烃类为主,约占45%-49%,总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在60-166ppbC范围。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特有的生物体燃烧及植物排放当地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瓦里关山大气CO2及其δ13C本底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而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弱 ;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浓度范围与所处纬度带平均状况基本吻合 ,年平均值以及年际间涨落与全球水平的一致性反映出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排放对大气圈的全球性影响 ;瓦里关站提供的主要温室气体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配合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的成因 .  相似文献   
5.
在对国内外大气环境污染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的基础上,章提出了大气环境污染预警的系统方法,包括大气环境污染的警源分析、警兆辨识、警情判定、警度预报、警患排险和借助GIS技术进行大气环境污染预警,章指出这是一项预警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它对大气环境污染预警工作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GIS-ANN进行土地盐碱化危险度评价--以吉林西部平原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盐碱化可破坏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灾害。应用GIS技术提取土地盐碱化和环境信息,采用关联度法分析了土地盐碱化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进行了盐碱化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平原有53.97%的土地盐碱化危险度为Ⅳ级和V级。实践证明,应用GIS—ANN集成技术评价土地盐碱化的危险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为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异波折板水解酸化-A~2O一体化反应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异波折板水解酸化-A2O一体化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时,最适COD进水浓度为240~600 mg/L,最佳混合液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为250%~100%。控制反应器于以上运行参数下,25±2℃所对应的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6.84%、67.55%和81.92%。当温度降至7℃时,其COD、TP和TN分别降至86.35%、50.25%和65.68%。基于实验分析结果,阐明了一体化反应器高效性的机理在于异波折板水解酸化段具有高效传质特性和A2O段具有复合式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好氧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气提技术实现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研究了升液管浸没深度和气量对回流量的影响,计算并校核了效率系数η,同时对比了装置不同安装形式的保温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浸没深度和气量的增加,回流量逐渐增大,但气量的增加会对空气利用率产生不利影响。在试验条件下,效率系数η取值为0. 21~0. 60,且与浸没深度h、提升流量Q和空气用量W均呈负相关。相比地上装置,地埋装置具有更佳的保温效果和恒温稳定性,特别是在气温低于0℃的冬季,地埋装置具有明显的保温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对1992-2015年间峨眉山降水pH和电导率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在4.45~5.67范围内变化,多年平均降水pH为4.81,多年平均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分别为60.8%和23.5%。峨眉山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酸雨污染较轻,而冬季较重。20余年来,峨眉山地区酸雨污染呈现逐步改善的长期趋势,降水pH的平均年变率约为4%,降水酸度持续减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持续降低,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5%和-1.7%。峨眉山地区的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缓慢增加的长期趋势,平均年变率分别为0.3μS/cm和0.8μS/cm。受四川盆地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影响,1992-2005年和2006-2015年,峨眉山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特点,前期降水pH、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该地区降水中各类可溶性污染物质并未随着降水酸度减弱而减少,反而趋增;后期降水pH维持持续升高趋势的同时,降水电导率和非氢电导率双双呈现下降趋势。对降水时段气团输送轨迹的簇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输送对峨眉山降水影响最大,其贡献在六成以上;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滇西高原-南亚大陆地区的输送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源自天气上游南亚地区的输送对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无尾河下游漫流区———向海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重金属污染评价相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剖析。在对其典型剖面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进行Al归一化的基础上,应用上下层比较法、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富集水平及污染时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沼泽湿地沉积物表层已明显富集了重金属元素,达一定污染水平,这显示近20a霍林河流域上、中游人类活动对下游湿地的扰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