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言 自从日本1965年在宝兰港发生亨贝尔特号溢油事故以来,接着发生迪基萨达号(1967年,在纪伊航道)、朱利亚娜号(1971年,在新海洋面)、水岛(1774年,在水岛港)等大规模溢油事故,大约每隔2~4年就发生一次。1975年以后幸好还没有大规模溢油事故发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海上溢油问题关心程度似乎什些淡薄了。  相似文献   
2.
全球环境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南北关系带来深刻影响,理解环境问题的全球不平等需要以发展中国家80年代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沉重债务为背景。南方的环境政策优先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生活的可持续性相连,而不是通常与全球环境变化的长期性风险相关,然而,全球环境变化又与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南方的立场看,当“问题”对他们不十分迫切时,就很难同意采取措施,仅此原因,北方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关切要得到成功回应,真正的全球契约就需要解决基本“发展”问题,主要是贫困。  相似文献   
3.
腾招军 《四川环境》1995,14(3):66-69
本文报道了沱江上游青白江区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Phlebia acanthocystis TMIC34875是一株具有七氯降解能力的木材腐朽菌。为利用微生物技术去除环境中的七氯残留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该菌株及其粗酶液对七氯的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在七氯的初始浓度为50μmol/L时具有最大降解速率,为0.3031μmol/(L·h);而菌体接种量为15%时,降解速率达到最高,为0.2045μmol/(L·h)。降解酶定位研究表明,七氯的降解主要是胞内酶在起作用。七氯胞内酶降解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是35℃,在30-40℃之间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适pH值为5.0,在pH 4.5-6.0之间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适条件下反应1 h后七氯的降解率为65%。胞内粗酶液降解七氯的米氏常数K m为5.42μmol/L,最大反应速率V max为4.55μmol/min。胞内酶处理体系的GC/MS图谱显示,主要降解产物为1-羟基六氯、1-羟基-2,3-环氧六氯和环氧七氯,表明胞内酶对七氯的初始代谢机理同菌株相似,均是通过环氧化和置换反应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包含各种室内外高压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它们的抗震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地震发生后,变电站经济损失快速评估并不容易。将变电站资产分为室外高压电气设备、室内设备、房屋建筑3类设施,根据汶川地震中变电站的经济损失和资产调查资料,统计了3类设施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损失比和35k V、110k V和220k V变电站3类资产的比例构成,据此给出了:(1)有变电站各类资产信息、(2)仅有总资产信息、(3)无任何资产信息3种情况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试算结果表明,评估方法快速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提评估方法为震后电力设施地震应急、损失估计和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心聚类、M-K检验等方法,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利用全球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等大空间尺度数据以及内蒙古及其周边70个气象站1951~2016年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风速、大气压等站点数据,定性、定量揭示变暖停滞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分区3类气温在1981~1993年间发生升温突变,此后1998~2008年间陆续发生变暖停滞.不同类型气温在不同分区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优劣有所不同,如平均最低气温与AMO、PDO、MEI、太阳总辐射、风速、大气压的相关性最好,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差;西部区气温与AMO、PDO、MEI、太阳总辐射相关性较好,中部区气温则与AMO、风速相关性较好等.整体上,1990s~2000s,随各分区AMO上升驱缓、PDO处于正位相阶段但呈下降趋势或处于负位相时、MEI值与太阳总辐射下降、风速、大气压、相对湿度的持续下降/上升及之后的趋势转变,各分区气温发生变暖停滞,如当AMO开始整体进入上升趋缓阶段,风速持续减小8~13a,倾向率达到-0.26~-0.11m/(s·10a)时,平均气温发生变暖停滞.平均最低气温对3类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最敏感,平均气温次之.气温变暖停滞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丰富了该方面研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及防灾减灾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1951~2014年中国北方及周边地区357个气象站点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年(月)数据,采用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3类气温突变和变暖停滞特征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气温整体突变年(1978~1999年、1981~2002年、1981~2005年)、分布广泛的普遍突变年(1988年、1989年、1997年)及范围(3a)均依次变晚.整体上,突变年随纬度降低变晚,东北突变早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变暖停滞集中于1998和2007年及其前后,3类气温亦依次变晚(1994~2007年、1995~2009年、1998~2010年),由黄河流域中段向其他方向越来越晚.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整体随纬度降低缩短(3~30a),突变越早周期越长.西北地区突变与变暖停滞前后各时段均值温差最大(2.4℃),温差在1℃左右站点分布最广泛.各时段升(降)温速率整体依次在0.01℃/10a、0.05℃/10a、-0.03℃/10a左右站点分布最广泛,突变后升温最快(0.02~0.16℃/10a),且西北地区对升温贡献最大,变暖停滞后东北地区对降温贡献最大,2时段按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顺序升(降)温速率递减.3类气温波动程度减弱,整体随纬度降低.高纬度、高海拔和山地地区突变和变暖停滞较周边地区偏早或偏晚,特征值较大.整个北方地区3类气温突变、变暖停滞、突变与变暖停滞时间及各时段特征值各自具有自身一致性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6-羟基-2-吡啶羧酸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位-光谱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与UO2+2、Cu~(2+)、Zn~(2+)和Fe~(3+)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对UO2+2和Fe3+有明显的络合能力,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铀酰离子促排剂(p UO2=15.4)和铁螯合剂(p Fe=21.22)。  相似文献   
9.
改型天然沸石耐热、耐酸性能好,对NO_X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用它代替合成丝光沸石,吸附、回收硝酸、硝化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NO_X,既有效又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录1·油的特性 1—1 油的定义 1—2 油的成份和性质 1—3 油的种类和规格2·流出油的历时变化 2—1 流入海中的油 2—2 海中油的形态 2—3 油的自然净化周期3·油的扩散 3—1 扩散原理 3—2 扩散的主要因素 3—3 扩散公式4·石油气的扩散 4—1 扩散原理 4—2 扩散的主要因素 4—2 扩散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