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8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3000篇
安全科学   807篇
废物处理   497篇
环保管理   671篇
综合类   4934篇
基础理论   140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613篇
评价与监测   406篇
社会与环境   379篇
灾害及防治   36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783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mechanical harv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upling flocculation with a rotary drum filter (RDF, 35-μm) was applied to remove cyanobacterial...  相似文献   
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rvival and ecology necessitates the integration of crop plant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相似文献   
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HTL) of biomass used HTL reac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o produce bio-oil. This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相似文献   
4.
Tang  Zhi  Li  Yilian  Yang  Zhe  Liu  Danqing  Tang  Min  Yang  Sen  Tang  Y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9,26(20):20277-2028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sorption/desorption behaviors of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 (BTEX) on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相似文献   
5.
此文提出了内螺纹变截面铜管分段拉仲一次成形新工艺,并就工艺因素对该管拉伸成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为合理制订成形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点,在城市层面推动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强化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管理方面要求对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管理,充分强调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制约因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能效标准和排放绩效标准,为城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柑桔冻害和热害的危害因子和指标等级划分的研究和选取入手,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地区(湖北境内)两害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差异与关联性及对柑桔生产的影响;揭示了80年代以来冬暖春热的重大气候变化是使两害向“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讨论了三峡水利工程对两害时空格局的可能调整及减灾原理;最后提出了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的膨胀和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使得人类向自然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同时向环境源源不断的输入废弃物,已经严重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植被消亡、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暖等情况已经严重到难以遏制的地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大小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的大小是各省(区市)的大中型企业个数、全社会固定生产投资等众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总人口和GDP是生态足迹大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因子载荷量分别达到了0.940和0.913。值得一提的是非农业人口与生态足迹的相关系数超过了农业人口,这说明由于消费模式和生活水平等的差异,非农业人口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大于农业人口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期为生态足迹在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旅游是 8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的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想。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拓展深化 ,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并作为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可持续旅游的由来和对可持续旅游内涵实质的界定角度出发 ,结合可持续旅游实现途径的探讨 ,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对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景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战略性构想 ,以期能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对企业特别是海外来大陆投资的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致使不少企业屡次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度,要求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以制度和伦理道德为约束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探讨了相关的几个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实质。通过该系统的管理执行,使企业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安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