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用.为了阐明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餐厨垃圾堆肥接菌组(木质纤维素混合菌剂)和对照组(未接菌)中功能微生物群落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菌组中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菌群的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和22.0%,成为优势细菌和真菌,二者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上也成为优势菌群.菌剂主要是由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和散囊菌纲的曲霉(Aspergillus)组成,曲霉因具有堆肥系统所需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而成为优势真菌,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缺乏堆肥系统所需的功能而无法成为优势细菌.餐厨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会导致酸性环境,对照组中能够适应酸性环境的芽孢杆菌目和酵母菌纲(Saccharomycetes)是优势群落,添加菌剂后,堆肥系统中土著的假单胞菌目和散囊菌纲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和多种有机酸转化通路,因此在与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目和土著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竞争中成为优势菌群.研究显示,外源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以及各土著微生物之间都会发生竞争作用,能否成为优势菌群取决于是否适应堆肥底物新陈代谢的变化,因此只要选择好菌剂的功能和接种时机,菌剂就能够发挥原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九江-瑞昌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源深度浅,加之本地为历史少震地区,设防水准低,量大面广的非标准砖混和砖木房屋破坏较严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多达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少震地区城市防御力不足的弊端,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地震灾害风险的规避.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例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和震害特点,并根据本次地震现场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实践和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经验,对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oil conditioners can be us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sufficient soil nutrition and organic matter (OM) of arable soil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为基础,对试验相似比设计和试验结果的相似比精确度进行了分析。基于Buckinghamπ定理,采用一致相似率分析方法,建立以覆土质量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等效密度方程。将需要施加的人工配重与非结构荷载统一考虑,分析地铁地下结构欠人工质量模型的相似比。研究不同的覆土厚度对重力效应的影响程度,计算了试验中的实际相似比,并通过试验测试结果证明其在提高计算精度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构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速度、频率、加速度的重力效应与人工质量模型的重力效应越接近,且加速度重力效应精度的提高幅度最大。通过调整试验条件下实际覆土层厚度,反演实际相似比,可以有效提高相似比设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三垟湿地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界面磷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与上覆水间营养物质交换,成为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首要化学变迁过程.分别在三垟湿地的柑橘林(S1)、景观用地(S2)和生活用地(S3)取样,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界面磷形态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物TP增加时,间隙水PO3-4和可溶性总磷(TDP)也增加.要削减磷在上覆水中的含量,控制间隙水PO3-4或TDP是一良策.(2)随着沉积物铁磷、铝磷的增加,间隙水PO3-4也增加.在三垟湿地沉积物中,铁磷和铝磷含量都可作为间隙水PO34-含量的指示.(3)S1、S2和S3的沉积物活性磷、间隙水TDP和上覆水TDP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沉积物活性磷>间隙水TDP>上覆水TDP.说明在三垟湿地中,沉积物活性磷是磷释放的关键因子,而沉积物-间隙水界面则是磷释放的关键界面.  相似文献   
6.
以某小区水泵隔振治理为例,应用功率流理论对水泵隔振系统中的参数对基础振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将水泵隔振系统简化为单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隔振模型,依据电-力类比的方法,通过编写的Matlab应用程序,计算并绘制了质量块有无、质量块质量变化和基础区域面密度对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和振动速度的影响曲线.研究表明,质量块对基座的速度和功率流有明显的降低,增加质量块质量对幅值降低的影响不明显,增加基础区域面密度有利于隔振.  相似文献   
7.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标准化研究及其标准起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标准化被普遍认为是保证信息更有效处理、交换、管理以及消除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信息共享标准是为规范信息共享的行为而制订的,是实现信息共享的"软"环境.通过对地震现场信息共享标准化研究,概述了这一标准制定的过程、总体内容框架安排的一些考虑以及存在问题,讨论了地震现场信息共享标准分类与编码体系、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数据字典及数据质量控制等与信息共享标准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农业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除草剂,PQ毒性极大,能造成人和动物多器官损伤。因肝脏是主要的受损器官之一,故以肝细胞L-O2为研究对象,探讨PQ急性暴露对肝细胞产生的毒理影响。结果显示在40!640μmol·L~(-1)暴露浓度下作用24 h,PQ显著抑制肝细胞L-O2的增殖活性(P0.01),半抑制浓度(IC50)为263.2μmol·L~(-1)。将肝细胞L-O2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Q(60、120、180和250μmol·L~(-1)),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PQ暴露组的活性氧(ROS)累积和细胞凋亡率都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升高(P0.01; 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除60μmol·L~(-1)外的其他暴露组中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表达显著上调,Bax和Bcl-2的比值显著增大,提示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内源性线粒体通路的激活有关。此外,碳酸酐酶9(CA9) mRNA表达显著升高,提示PQ暴露下可能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出现,对细胞产生酸毒害,但其内在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风城超稠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风城超稠油污水乳化程度高、成分复杂,泥质含量高的问题,采用“旋流除油+重力除油+混凝反应沉降+压力过滤”工艺,通过对污水物性分析研究,优化自动加药系统、污泥脱水系统运行参数,开展采出水旋流处理试验,大幅度降低污水调储罐来水含油,实现污油减量。研发针对性强的净水型反相破乳剂,筛选适应性好的净水剂,最终形成适合于风城作业区(50℃黏度≤20000mPa·s)的超稠油污水处理技术,实现净化污水含油≤2mg/L、悬浮物≤2mg/L、净化污水处理合格率100%、污水回用率1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Forest certification is a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regulation of trade of forest products in order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and improve forest management. Although China had a late start in adopting this process, the country has made good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As of July 31, 2009, 17 forest management enterprises and more than one million hectares of forests in China have been certified by the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Several major factors affect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China. The first set is institutional in 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na is based on centralized national plans and therefore lacks flexibility. A second factor is public awareness.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are not widely understood and thus consumers do not make informed choices regarding certified forest products. The third major factor is the cost of certification. Together these factors have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st certification efforts. However, the process does have great potential.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calculations, if 50% of China’s commercial forests were certified, the economic cost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would range from US$0.66–86.63 million while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forestry business sector could exceed US$0.66–86.63 million while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forestry business sector could exceed US150 million. With continuing progress in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 it become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forest certific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mproving the forest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market access mechanisms for certificated forest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est certification,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