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企业在建设项目决策时就应该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从源头控制污染。提出了在项目决策中,应从产品选择、工艺路线选择、主要设备选型和节能降耗4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的分析方法,通过此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项目决策中的环境失误和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双喷射(气口喷射+缸内直喷)汽油机上开展了燃用E10乙醇汽油(乙醇体积比为10%)对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TIR)测量了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及醇、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对比分析了双喷射模式时各工况下E0和E10两种燃料的非常规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双喷射模式下,加入乙醇有效降低了乙烯、1,3-丁二烯、苯和甲苯的排放量,但会导致乙醛排放升高.双喷射模式下,随着负荷增加,两种燃料下的1,3-丁二烯和甲苯排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乙烯、甲醛和苯排放则先降低后升高.乙醇能抑制1,3-丁二烯、乙烯生成,抑制效果为PFI模式优于双喷射模式,GDI模式抑制量最低.PFI和GDI模式下E10的甲醛排放均显著升高,但双喷射模式有效抑制了甲醛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变化与水体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是反映河流健康的主要生物指标.为揭示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于2015年夏季对淮河流域典型水体—淮河干流、沙颍河、涡河和淠河进行系统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调查,探明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水体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27个点位中共获得浮游植物8门71属153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密度为0.019×10~5~131.824×10~5ind·L~(-1),不同河段浮游植物分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平均密度大小呈现沙颖河淮河干流涡河淠河的特点.非参数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表明,淮河干流、淠河和涡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较高,而与沙颍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H'介于0.78~3.21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介于1.03~4.79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12~0.73之间.水质生物评价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大部分水体处于中等污染状况,部分点位处于重污染状况,其结果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淮河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一氧化碳的测定条件和CO氧化过程中氧化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ReAO_4-Ⅱ为氧化CO的活性催化剂,转化率可达100%(在300℃以上),本法简便,可用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和催化剂对CO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年的总量排污收费实际征收,本文用实践经验,从确定征收标准的原则、 测算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三方面,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对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征收标准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特别是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通过不同的统计方法计算出不同的统计结果,说明了制定统计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简述了确定试点征收标准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结构分析法确定闪石中阳离子的占位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采用44个碱性闪石的化学分析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碱性闪石各晶位中阳离子占位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其类质同象的规律,分析表明:碱性问石中作为独立变量的阳离子并非如通常认为的多而杂,如果把碱性闪石类质同象看成一个随机线性向量,则其空间的维数很可能小于10,上述理论计算同时还表明:1.有可能直接用化学分析结果按概率方法对闪石进行定名;2.有可能选择X射线粉末图大于10条特征峰的强度作统计分析来估算闪石中阳离子的占位率。  相似文献   
7.
水中溶解性苯紫外光解产物苯酚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溶解在水中的苯在UV(紫外光)作用下可以转化成苯酚。DO(溶解氧)和高pH对苯酚的产生有利。低pH抑制苯酚的产生。反应机理分析表明,苯既可以和DO反应,又可以和氢氧根或以应产生苯酚。  相似文献   
8.
重视环境保护规划 ,严把项目引进关 ,控制乡镇工业污染 ,增大环境保护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严格环境管理是实现苏州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甲烷的转化在化工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战略意义,近年来涌现的氧化偶联制烯烃等多种新型化工工艺涉及高温条件的甲烷-纯氧等体系的混合与反应过程,明确甲烷高温自燃诱导与爆炸规律是实现工艺安全设计与运行的前提,然而相关研究与基础数据仍较为欠缺。通过利用基于快速压缩装置的高温高压燃爆测试系统开展甲烷-纯氧等典型混合体系的自燃诱导过程研究,同时基于GRI-Mech 3.0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加及氧气含量的下降,混合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均缩短;燃料气中加入乙烷或氢气则会大幅缩短自燃诱导过程。对于多个工艺过程中涉及的低氧含量体系率先开展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当量比及温度条件下的典型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同时考察了惰性气的加入对于自燃诱导过程的延长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甲烷自燃诱导机理,同时指导高温条件的甲烷转化工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与爆炸防控。  相似文献   
10.
李俊杰  丁灯  季东  昝菱 《化工环保》2019,39(4):413-420
在自制反应器内,通过喷射法将纳米TiO_2分散成气溶胶形式,用以降解空气中的芥子气模拟剂二乙基硫醚(DES)。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气溶胶沉降行为评价装置,对TiO_2气溶胶的释放条件进行了优化。系统研究了相对湿度、反应温度、光强、催化剂加入量、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DES降解速率和彻底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气溶胶对2.80 mg/L(近似芥子气快速致死浓度)DES降解的半衰期由涂覆型TiO_2的34.5 min缩短至8.5 min;TiO_2气溶胶光催化降解DES的最佳相对湿度为35%,此时CO_2最快生成速率可达34.64μg/(L·min),150 min内彻底矿化比例达66.1%;对于1.5 L反应器,催化剂加入量为30 mg时降解DES的量效比达到最佳状态;TiO_2气溶胶光催化适用于含低浓度DES空气的快速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