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分析了20 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50 年来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研究提出了21 世纪,特别是今后50 年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战略布局、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党组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围绕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结合当前环保工作实际,谈感想,讲体会,说思路,树信心。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周生贤强调,要把整个环保系统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定》和六次大会的精神上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处置工作协调小组监测防治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会上通报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最新进展情况,介绍了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阶段性成果,回答了群众最为关心的解冻期与生产生活密切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4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动员大会暨总局司局长专题学习班开班式.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周生贤强调,要深刻领会国务院<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环保事业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4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动员大会暨总局司局长专题学习班开班式。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周生贤强调,要深刻领会国务院《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环保事业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影响生态状况判断的六个理论,分别为: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熵与混沌理论、耗散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晶,而且也是区域生态状况判断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生态状况作出的准确判断,认为中国的生态状况总体上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得到有效遏制、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但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目标尚未完成,退化生态系统还未得到根本恢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很长时间。这些基于理论分析的判断对于对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杯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操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9.
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在生态状况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评估判断生态状况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化的科学评估生态状况的方法--生态综合指数法。生态综合指数可用于对我国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处于何种阶段进行量化的、内在的和综合的判断。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现状,从层次性、系统性、现实性、重要性4个方面综合考虑,对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选取,包括森林、荒漠、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湿地、草原、农田、城市生态状况等8项指标。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分总指标公式、第一层次指标公式和第二层次指标公式3部分,从数学分析方法上属于层次分析法(AHP),各级指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将生态综合指数E(CI)分为3个区域:ECI<1,ECI=1(±0.05),ECI>1。经计算,我国生态综合指数为1.02,处于生态综合指数=1(±0.05)区域,据此判断,我国目前处于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的相持阶段,国家必须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以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阶段递进。应用生态综合指数对我国生态状况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