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化学沉淀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以FeSO4还原电镀废水中的Cr6+,转化为危害较小的Cr3+,并通过调pH使之形成Cr(OH)3沉淀。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有还原剂投加量、Cr6+被还原时的pH值、转化为Cr3+时的pH值、电镀废水中Cr的初始浓度等。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上述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值。最后实验效果表明:化学沉淀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总铬去除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2.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是影响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体系的pH值和缓冲能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依据溶液电中性理论,在充分分析厌氧消化体系内影响酸碱性的诸多因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消化液的电荷平衡方程,以此表明体系内的多相化学平衡。通过对方程确定的pH值随有机酸浓度变化曲线的讨论,指出有机酸浓度对消化液pH值的影响受体系中氨、磷酸、钙、其它离子含量及气相二氧化碳分压的制约,曲线拐点处的有机酸含量反映体系的最大缓冲能力,该值可由近似公式求得,并提出对消化液的pH值及体系的缓冲能力实施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除盐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状况进行了论述,特别是比较成熟而且应用较广的一些技术,如离子交换法、电渗析、反渗透和电吸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酶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环境生物污染治理中的新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控制与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和转换污染物.一些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由于具有高毒性,且难以被自然界微生物降解,已经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生物治理以其低成本、完成矿质化和实现原位处理等特点,成为较好的治理技术.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是一种发现新的生物表型和新酶的好方法,DNA改组是重要的体外分子进化技术,成功地改造了许多在医药、工业和环境保护等的商业酶.综述了近年来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在环境生物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梯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而制动器又是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它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电梯能否安全运行,可见制动器在电梯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制动器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使运行中的电梯在切断电源时自动把轿厢制停;另一方面当电梯停止运行时,能保证在125%  相似文献   
6.
碳纳米管电极电还原降解水中头孢他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  胡翔  李俊峰 《环境科学》2013,34(8):3125-3131
通过SEM、FITR、CV、Tafel等表征,以头孢他啶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自制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电还原难降解有机物等的特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反应后目标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该电极性能稳定,可耐受一定程度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性能.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800 mV左右获得较大的氧化峰,峰值达到-0.2 mA,头孢他啶在该电极上的降解是不可逆的.碳纳米管电极电还原降解头孢他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电极间距1 cm,电压15 V,初始质量浓度1 mg·L-1,离子强度1 g·L-1,pH=6.0.此条件下,反应60 min,头孢他啶的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该降解过程为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7.
8.
9.
朱宏  胡翔 《环境工程学报》2013,7(5):1735-1738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是一类新兴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典型PPCPs物质-布洛芬(2-(4-异丁基苯基)丙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影响布洛芬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离子浓度0.8 g/L,反应时间120 min,铁屑用量1.5 g/L,铁炭质量比2∶1,pH为4.0;在此条件下,布洛芬去除率可达80%以上,布洛芬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