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了高含水含油污泥调质脱稳技术现状,总结了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水热处理技术的处理机理、技术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目前污水处理中的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软测量与控制、优化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污水处理最优控制能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达到预定标准,而且使出水水质满足要求不增加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分子印迹硅纳米-氧化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双酚A(Bisphenol A,BP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材料对BPA的吸附在3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Langmuir等温线模型得出最大吸附容量约为338.3mg/g;相对于BPA的结构类似物,对BP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在溶液p H接近6时对BPA的去除率最高,低温条件有利于吸附的进行;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湿地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参与并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为探明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分布规律,分析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全部细菌(A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全部细菌(AS)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又结合可培养方法和qPCR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湿地可培养细菌(C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可培养细菌(CS)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研究发现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低于湿地外围周边土壤细菌,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两种土壤环境中共有的细菌优势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热脱硫杆菌门也是存在于两种土壤中的主要菌门,但相对丰度均差异显著;网络分析显示湿地土壤较周边土壤细菌网络结构更简单.采用可培养方法获得的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但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功能基因的拷贝数高于周边土壤,其中参与氮循环的UreC基因和参与碳固定的acsE基因在两种土壤可培养细菌中相对丰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挖掘调控、维持湿地土壤养分循环和促进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潜在有益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长江流域双季稻体系氮肥施用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评价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对产量和氨挥发拟合的适应性,设计了早稻和晚稻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原位观测氨挥发排放通量,利用DNDC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运用模拟结果探讨了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损失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模拟双季稻体系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早稻、晚稻和双季稻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28、0.979,早稻、晚稻和整个双季稻生育期氨挥发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8和0.99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DNDC模型能较好预测因施肥引起的氨挥发排放峰,但在氨挥发通量和排放总量的定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氮肥用量和气温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DNDC模型在模拟双季稻体系籽粒产量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DNDC模拟和田间观测数据计算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是420和417 kg·hm-2。稻田氨挥发损失量与施氮量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和线性关系,二次函数能更好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使DNDC更准确的进行估算和应用,有必要获取更翔实的环境资料以减少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