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30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绿水青山指数和金山银山指数,对长三角15个核心城市2008—2017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金山银山指数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由初级协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步向好。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呈现正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负向影响;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耦合协调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效应,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长期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年-2012年阿勒泰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对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雾日数在时间分布上,初春的3月出现最多;冬季(12月-翌年2月)雾出现的比例最高,占37.6%。20世纪80年代年雾出现日数最多,2000年至今最少。阿勒泰地区雾日数在空间分布上也不是很均匀,区域性为西部的吉木乃、哈巴河县最多,东部的富蕴、青河县最少。阿勒泰地区雾出现日数年变化率与各县站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1966年出现了减少的突变现象。R/S方法分析表明,各县站未来的年雾出现日数仍会呈减少趋势,雾天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下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环境保护狠抓落实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基于可持续发展下强化环境保护的措施。本文旨在强化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船舶排放源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别采用基于船舶引擎功率和耗油量的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广东省地区2010年的船舶排放清单,并选取客货运输吞吐量、航道通航能力因子和港口地理坐标等数据作为权重因子,研究了该地区各类船舶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各类船舶在2010年的SO2、NO x、CO、PM10、PM2.5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14.6×104t、23.1×104t、3.0×104t、7.9×103t、7.2×103t和9.3×103t.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月排放波动较小;渔业船舶在1月、4月和11月份的排放比例最高.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水域排放集中在西江干线水道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内,港口排放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渔船港口排放量呈显著的沿海条带状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热泵冷热源采用城市污水可提高热泵性能,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介绍了污水源热泵的分类,总结了国内应用研究现状,概括了优缺点,分析了性能影响因素与节能减排效果。解决污水侧换热器的堵塞、结垢与腐蚀问题会极大促进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某铀废石堆周边土壤中铀污染特征及其环境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U)矿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铀废石。通常认为其放射性核素含量低,大多沿山谷露天自然堆放,一般不对堆场做防渗漏处置,对铀废石可能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尚未引起重视。以广东某花岗岩型铀矿山的一个废石堆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废石堆上、下游方向分别采集了2条(即BP1和BP2,视作背景土壤,距离废石堆的距离分别为10和20 m)和3条土壤剖面(即WP1、WP2和WP3,视作潜在U污染土壤,距离废石堆的距离分别为50、100和180 m)。通过对剖面间U分布特征的对比,定量估算了受污染土壤中外源U的输入通量;结合逐级化学提取技术,分析了U在土壤剖面的赋存形态及其环境有效性。结果表明:1)铀废石堆对周边土壤产生了显著的放射性污染,废石堆下游方向由近及远的3条U污染剖面(WP1、WP2和WP3)中U平均质量分数比背景剖面分别富集了634.6、10和3.7倍,其外源U的平均输入通量分别为4840.36、86.72和20.46μg·g-1。距污染源(废石堆)愈近,土壤中外源U的输入通量愈大;2)在近源区,大量的外源U优先在土壤表层聚集,随着远离污染源,逐渐转变为优先在剖面的深部淀积;3)与U 污染剖面相比,背景剖面(BP2)的惰性态 U(晶质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所占比例最大,活性态 U(可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说明U污染土壤的外源U输入更倾向于对活性态U的贡献,这是对植物影响最直接的部分。另外,距污染源由近及远,U污染土壤中活性态U所占比例增大,潜在活性态U(有机质结合态+无定形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降低;4)3条U污染剖面中,平均90%以上的U(活性态和潜在活性态)对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因此,铀废石堆对周边环境产生的风险应得到充分重视。本研究为开展铀矿冶地域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壤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发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发生的高温再热器管屏积渣问题,从运行参数、 配煤方式、水平烟道吹灰器型式及受热面变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运行中锅炉含氧量偏低,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是造成高温再热器管屏间积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火灾高温对结构安全有显著影响,为研究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芯柱的耐火极限及其影响因素,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合理的高温反应分析模型,在验证模型可靠性基础上,分析了荷载比、截面边长、长细比、荷载偏心率、含钢率等对L形钢管混凝土芯柱耐火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荷载比和截面边长是构件耐火极限的主要影响参数,荷载比越小,截面边长越大,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对其影响较大,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越小,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含钢率对其影响不显著。结果可为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的抗火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我国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AHs)含量状况及空间分布,收集整理了1999—2018年发表的208篇有关全国各地表层土壤PAHs的文献,综合运用ArcGIS空间插值技术、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表层土壤PAHs含量、空间分布、主要来源及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各地表土PAHs平均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到西南地区依次递减,华北地区土壤∑16PAHs平均含量约为西南地区的2. 5倍;我国土壤PAHs含量总体上处于中低污染水平,中等污染、轻微污染和未污染土壤占比分别约为22. 6%、71. 1%和6. 3%。利用地理探测器对9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表明,燃煤发电对PAHs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燃煤是重要污染源之一。该研究对实现我国土壤PAHs的科学管控和防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以及PM2.5理化特性与成因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4.2、105.1μg/m3,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PM2.5/PM10)平均为61.1%。SO2-4、NO-3、NH+4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6、9.0、10.2μg/m3,3者之和(SNA)占PM2.5的比例(SNA/PM2.5)平均为55.8%,体现了二次转化对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的重要影响;不同季节,SNA/PM2.5为46.0%~64.3%,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其中SO2-4、NH+4对PM2.5的贡献相对稳定,NO-3贡献的季节差异较大;秋、冬季各项观测参数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夏季除HNO3和NH3外,多项观测参数在低浓度水平波动,日变化规律不明显;珠三角大气中具有足量气态NH3以中和硫酸盐和硝酸盐,PM2.5中NH+4、SO2-4、NO-3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本研究站点夏季的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均高于广州市,这充分体现了该站点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