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3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武汉市的池塘分离到3株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的溶藻细菌,对这3株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溶藻专一性和溶藻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它们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并且它们的液体溶藻现象较固体溶藻现象明显;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说明溶藻原因可能是细菌释放某种化学物质所致.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 8 2 0 0u/mL ,15 30 0u/mL ,1880 0u/mL和 30 80 0u/mL的青霉素处理培养 4d的 4种蓝藻 :鱼腥藻sp .5 95 (Anabaenasp .5 95 )、念珠藻sp .96 (Nostocsp.96 )、织线藻 2 46 (Plectonemaboryanum 2 46 )和赖氏鞘丝藻〔LyngbyalargerheimiiMab (Gom)〕 ,处理时间为 2 4h ,各藻有不同程度的细胞破裂并且释放液泡 ,液泡释放率分别为 1.80 % ,2 .18% ,0 .48%和 0 .2 8% .图 4表 1参 1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