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过长距离传送的管网自来水,其悬浮颗粒较为复杂。由于散射浊度测定的颗粒粒径非常微小,应是1nm至100nm的胶体溶液(丁达尔效应规范的颗粒物)。然而,管网水质的大悬浮颗粒点有较多比例,显然采用散射浊度测定方式是不合适的,而应以透射光检测为主。本试验采用长光程(500mm)和激光光度传感器进行颗粒浓度(FTU)透射光的灵敏检测。最小可分辨0.01FTU。并研究采用GPRS无线传感网络,完成监测数据的昼夜遥传,实现预警监控城乡区域管网水质的突发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2.
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土地复垦势在必行。分析了采煤沉陷对邹城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疏干法、就地平整法、挖深垫浅法等实际的土地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专性杀菌剂进行煤矸石山酸化污染原位控制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酸性煤矸石山中硫化物的微生物氧化,加剧了煤矸石山酸化、自燃和爆炸等环境污染、灾害. 通过分离纯化氧化亚铁硫杆菌,并添加不同剂量的杀菌剂,分析了Fe2+氧化抑制率、杀菌剂的使用效果及最佳使用浓度. 结果显示:试验用杀菌剂SLS和SBZ能有效地抑制煤矸石山的酸化. ρ(SLS)为10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75.69%;ρ(SBZ)为30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75.89%. 表明杀菌剂的使用可以促进煤矸石山的酸化污染控制、绿化和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分析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含量以及来源,发现PAHs含量在239.2510-9~697.06 10-9之间,平均为499.9 10-9,其中芴、菲含量最高,分别为191.04 10-9、167.60 10-9.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PAHs主要来源于木柴、煤炭、油类的燃烧以及油类泄露.并通过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评价了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发现莱州湾内面临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较小.莱州湾表层沉积物PAHs含量以及生态风险在近几年内呈现急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位条件对翅碱蓬发芽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塌陷地技术给环境造成难以治理的二次污染.煤矸石淋出液中的重金属元素会污染底部土体和地下水.引入国外矿区复垦应用成熟的土工布技术,选取聚乙烯丙纶、涤纶针刺、涤纶复合土工布和HDPE土工膜4类土工材料,采用室内柱状淋溶实验,初步研究土工布对煤矸石淋出液中重金属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4种土工布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淋出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其中,聚乙烯丙纶和涤纶针刺土工布降低重金属Cr的效果较好,浓度低于对照23.7%~33.5%,总量低于对照36.2%~50.0%;HDPE土工膜和涤纶复合土工布对重金属Pb和Cu十分有效,浓度低于对照17.0%~21.1%,总量低于对照22.9%~26.8%.同时,土工布吸附了大量的重金属,淋溶柱中重金属的残留量降低.聚乙烯丙纶和涤纶复合土工布吸附Cr的能力较高,涤纶针刺土工布吸附Pb的效果较好,涤纶针刺土工布和HDPE土工膜能大量地吸附Cu.研究可知,土工布的种类多,功能强大,在国内矿区土地充填复垦工作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分析了黄河口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碳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来源研究。发现黄河口附近海域沉积物TOC、TN含量、C/N、δ13C以及δ15N分别为(0.40±0.19)%、(0.049±0.018)%、7.92±1.48、(-23.94±0.69)‰、(7.06±0.72)‰。其中TOC随着输送距离增加显著下降(P < 0.05),δ13C沿着输送距离增加极显著上升(P < 0.01)。黄河口附近海域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可分为陆源、河口源、海源3种来源。其含量分别为(44.6±6.5)%、(6.5±5.5)%、(48.9±6.1)%。陆源有机质含量随着输送距离增加显著下降,海源有机质含量随着输送距离增加显著上升(P < 0.05)。研究区域陆源有机碳埋藏速率为171~214 t/(km2·a),约20%左右黄河输送陆源有机碳埋藏在黄河口附近海域。黄河输送不仅影响了河口及周边海域有机质来源组成,还促进了陆源有机质在河口区域的埋藏。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