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作为一种新兴的正义观,环境正义更多关注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的整体环境不公现象,特别是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不公平以及人类对于其他生命的不公平,在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和实践中,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人都享有合理的权利,承担合理的义务,受到公平的待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向度。基于对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向度的理解和追求,我国高校对环境伦理教育走向实践做出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探索和努力;同时,国外在环境伦理教育领域的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钟山景观文化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特定的地域环境与人文传统为依托,反映了不同时代产生的地域与文化的典型特征。钟山景观文化既是体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的典范,又是南京建设人文绿都的核心动力,在南京城市文化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在对钟山景观文化进行开发时,要处理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合理开发钟山景观文化资源,借助各种方式宣传和推广钟山景观文化,建立钟山景观文化产业基地和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以更好地发挥钟山景观文化在南京历史文化、城市特色、都市形象和旅游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国聘 《环境教育》2006,(11):62-62
旅游引发的环境问题大量出现,呼唤着全社会建立一种善待自然的新的伦理态度。只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动中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才会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过程中,真正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正义研究在美国最早兴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黑人因为垃圾倾倒问题提出抗争,引发美国社会公众与学者的声援,进而提出了环境正义这个新的伦理概念.随后,美国一大批环境哲学家围绕环境问题的解决,创建了各种环境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潜在的生态旅游者群体,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态度及其行为倾向对于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了解环境心理与行为特征,并与国内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表现出较好的环境态度和倾向,行为意愿上显示出"绿色"的特征,同时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践经历能够增强环境认知和情感,对旅游环境与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大学生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多来源于理论,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情感、意志。应将旅游环境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培养环境责任和环保能力的旅游实践活动,加强大学校园环境及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生旅游环境意识及管理旅游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调查及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养是关于环境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具备锻炼成长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潜质,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意识的现象。应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与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旅游环保实践活动,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水平的提升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旅游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内在自觉地规范旅游环境行为和实践活动。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旅游者表现出较好的环境态度和倾向,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其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情感、意志的现象。应重视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