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克服重金属污染物修复过程中纳米零价铁易氧化、团聚等缺陷,本研究将其负载于高岭土表面合成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K-nZVI),并利用批次试验、沉降试验及模拟柱试验研究了K-nZVI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行为及其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能.结果表明,K-nZVI对Pb、Cu、Cd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在弱碱性条件下修复效果最好.此外,K-nZVI在含水层中表现出较好的分散和稳定性能,运移行为可通过一维对流-弥散-沉积模型描述,其运移能力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砂颗粒粒径的减小、地下水流速的降低和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淮河中下游底泥中PAHs的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贺勇  严家平 《生态环境》2006,15(5):949-953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淮河中下游底泥中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及进行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底泥中PAHs含量总平均值为293.8ng·g-1,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中游高下游低的趋势;PAHs的种类和环数分布及菲/蒽、荧蒽/芘比值显示何台渡口至新集乡段底泥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与裂解,而安淮村至小河头段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低中温不完全燃烧或天然成岩过程;对照有关底泥的生态风险评价标准,淮河中游平圩和洛河段可能具有生物负效应,而其它地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则很小。  相似文献   
3.
建筑陶瓷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一方面,因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市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环保考虑,要求企业实施煤改气,给企业生产带来更大的困难。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吴一岳说,现在的建陶企业处在十字路口上。改用天然气,不仅成本会增加,还面临供给不足的风险:但如果用其他的煤的清洁利用技术代替天然气,又担心能否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和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物、悬浮物、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的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有机碳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中7条河流的21个沉积物样品的实验研究,获得了Be、Cd、Cr、Cu、Pb、Ni、Mn、Ba、Tl和Zn等10种重金属的含量数据,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了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河流(淮河除外)有机碳含量沿水流方向,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微,仅在西淝河、茨淮新河、涡河和淠河等4条河流的部分河段沉积物中出现了Cd、Pb、Mn和Ba等重金属污染迹象.  相似文献   
6.
SO2对CoH-ZSM-5催化CH4还原NO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富氧条件下SO2对CoH-ZSM-5上CH4选择还原NO(CH4-SCR)的影响,应用SO2-TPSR,NO+(O2)-TPD等方法研究了产生中毒的原因并定量研究了被毒化的活性位.反应在773 K进行时,加入体积分数78×10-6SO2,NO的转化率由72%逐渐降低并稳定在58%,提高反应温度至823 K,NO稳定转化率上升至62%.同时加入2.5  相似文献   
7.
SO2对CoH-ZSM-5催化CH4还原NO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富氧条件下SO2对CoH-ZSM-5上CH4选择还原NO(CH4-SCR)的影响,应用SO2-TPSR,NO (O2)-TPD等方法研究了产生中毒的原因并定量研究了被毒化的活性位.反应在773 K进行时,加入体积分数78×10-6SO2,NO的转化率由72%逐渐降低并稳定在58%,提高反应温度至823 K,NO稳定转化率上升至62%.同时加入2.5%H2O和78×10-6SO2,反应温度为773 K时NO的转化率进一步下降至51%,但对反应在873 K进行时NO的转化率影响不大.SO2-TPSR曲线在690K,810 K和910 K形成3个SO2脱附中心,即使在970 K,吸附的含硫化合物仍未被完全脱附,表明中毒反应过程中,在CoH-ZSM-5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含硫化合物.NO (O2)-TPD结果显示,被SO2毒化后的催化剂吸附NO和活性中间产物-NOy的容量明显下降,表明部分活性位被含硫化合物覆盖,活性中心减少导致CH4-SCR反应活性降低.SO2抑制了CH4转化,且含硫化合物高温脱附释放出部分活性位,使NO最佳转化率温度提高到823 K.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