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通过调查分析,对3种土地不同利用方式(Ⅰ封山育林地、Ⅱ退耕还林地、Ⅲ农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方式的不同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土壤种子库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土壤容重、土壤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扰动的加剧而下降,表现为Ⅰ>Ⅱ>Ⅲ;土壤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呈现出随土壤扰动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表现为Ⅲ>Ⅱ>Ⅰ;不同层次之间容重的变异较小,土壤质地比较均一;Ⅱ土壤有机质低于类型Ⅲ和Ⅰ;Ⅰ初步形成了林地环境,林地土壤表现出良性转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土壤扰动降低了土壤化学性质层次间变异。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变化不大,土壤中的种子集中分布在表层0~5 cm内,随土层的加深所含种子数量、物种数逐渐降低。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种子数量在0~5 cm层次差异显著(〖WTBX〗p〖WTBZ〗=0.021 897),种子种类差异不显著(〖WTBX〗p〖WTBZ〗=0.097 628)。土壤扰动促进种子向深层传播,退耕还林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的三大河流之一。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在长江沿岸及其流域内兴建一系列的大型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建成以后,由于“三废”排放,长江水环境质量将受影响。如果长江水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我国大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其后果很难设想。因此,研究长江水环境的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的化学活性很强,为防止熔融的镁合金和氧(包括游离态和化合态的氧)作用而发生氧化燃烧,必须在铸造时往型砂中添加保护剂。我国铸镁工业一直使用含氟的附加物作为保护剂。这种附加物的组分为NH4BF4 、NH4 F·HF和 NH4 F,在型砂中的含量为型砂重量的 8—12%。它们在熔融镁的高温作用下,分解出大量的氟化氢(HF)、四氟化硅(SiF 4)和氨等气体。这些气体对熔融镁的防护效果很好,但氟化氢和四氟化硅均有很强的毒性;氨也有毒,且有辛辣的刺激气味。人们长期接触和吸入这些气体,将导致慢性或急性氟中毒,高浓度可导致肺水肿,低浓度长期接…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植被定植更新困难,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具有增强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和抵抗逆境胁迫能力。研究喀斯特生境下植物与AMF共生效果,选择优势菌种促进喀斯特植被恢复,对于提高植物定植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以豆科植物任豆(Zenia insignis)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选取喀斯特优势菌种-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2种菌根真菌混合菌剂进行接种,培养180 d,研究贫瘠喀斯特土壤生境和养分较高的滇柏林下土壤生境下AMF对任豆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混合接种均能侵染任豆根系,幼嫩根系更易侵染,木质化根系侵染率下降。接种摩西球囊霉,贫瘠喀斯特土壤生境下,株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68.92%、56.18%、83.90%、42.20%和67.34%;养分较高的滇柏林下喀斯特土壤生境下,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48.05%、6.77%、7.92%和8.89%;根内球囊霉处理接种效应低于摩西球囊霉和混合接种处理,对生物量增长为负效应,混合接种处理接种效应介于单接种之间,摩西球囊霉接种效果优于根内球囊霉和混合接种。摩西球囊霉在贫瘠喀斯特土壤生境下发挥的促生效应优于养分较高的喀斯特土壤,可作为喀斯特侵蚀区植被恢复菌根真菌干扰途径的优势菌种,混合接种作为接种剂具有单接种兼容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5个茸鹿品种(品系)75个个体的遗传变异关系。在所使用的41个引物中,有40个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共检测到395条扩增片段,其中259条(65.6%)出现变异,用Shaknnon指数计算了5个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变异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利用Nei氏片段共享度计算了75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75个个体的系统发育树状图,反映5个茸鹿品  相似文献   
6.
衡量一个工程项目的损益,提出增益减损的方案,是目前我们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大力推广实行。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效应所带来的损失,包括三方面的估算。即人体健康的损失、生态的损失及物品的损失,可分别计算它的一次或二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剖析了生物传感器在水、大气及其他环境监测中应用,展望了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污水的监测得到水质状况的参数,利于水质的治理。随着环境和水污染的加剧,我国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制定水质监测标准和治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为例,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就我国水质监测标准和方法作一赘述。  相似文献   
9.
深圳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通过环境现状的实际调查,就特区环境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特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应采用引进外资和中外合资经营,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防止污染转嫁,使特区建成以后有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加强环境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海安地区近1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洪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海安地区史志资料作了搜集与整理,利用Mann-Kendall法对该区1951年以来汛期总量与夏季最高温作了突变检测分析,以对该区近1000年来洪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做一探讨.结果表明,小冰期时期湿润与波动剧烈的气候条件是研究区频繁发生水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区地势低平,极易遭受水灾、热带风暴及海潮涨溢的影响.MK突变检验表明,研究区汛期总量的突变发生时间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而历年夏季最高温序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具体时间大致在1993年左右.汛期总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在其后汛期径流量又呈上升趋势;夏季最高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波动下降趋势,而在其后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最高温与汛期总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大可能导致洪灾事件的增多,因而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情景下,研究区乃至长江下游防洪抗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