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霞  陈黎军 《青海环境》1999,9(1):41-42
用容量瓶替代不合格分液漏斗进行酚的萃取,是一种应急的解决办法。可以消除由于分液漏斗密闭性不严而带来的偶然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和精密性。  相似文献   
2.
外加可溶性碳、氮对不同热量带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霞  韩晓增  乔云发  王守宇  李晓慧  严君 《环境科学》2009,30(12):3465-3470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静态吸收法,研究了外加可溶性碳、氮对不同热量带经长期施肥的3种农田土壤:黑土、潮褐土和红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促进了土壤氨挥发,在单施氮肥和可溶性碳配施氮条件下,不同热量带土壤氨挥发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潮褐土(14.3、 7.37 mg·kg~(-1)),黑土(1.52、 1.11 mg·kg~(-1)),红壤(0.998、 0.402 mg·kg~(-1)).添加可溶性碳显著减少土壤因施氮肥产生的氨挥发量,其中黑土减少27.0%,潮褐土减少48.5%,红壤减少60.0%.在黑土、潮褐土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单施氮肥后氨挥发量均表现为无肥土壤 > 化肥土壤 > 化肥+有机肥土壤,与可溶性碳配施氮后氨挥发量变化规律相反;在红壤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单施氮肥和可溶性碳配施氮后氨挥发量均表现为无肥土壤 > 化肥土壤 > 化肥+有机肥土壤.研究结果还表明,外加可溶性碳、氮后,潮褐土铵态氮含量的减少幅度和硝态氮含量的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黑土和红壤,说明潮褐土中氮素损失潜能大.  相似文献   
3.
丁梅梅  朱霞 《青海环境》2008,18(1):42-44
通过分析无汞压力法与标准方法-稀释接种法(GB7488-87)测定BODs的对比实验,说明无汞压力法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完全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DAT—IAT工艺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实验证明,在典型工况下,改进后的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3.8%,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9.4%,对总氮的去除率为81.7%,对磷的去除率为85.7%。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奇  朱霞 《青海环境》1999,9(1):35-38
从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分级浓度限值、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何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等方面,加以介绍,并提出利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城市空气质量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250 m分辨率的MOD13Q1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最大值合成法和均值法分别获得2000—2010年邕江流域年均NDVI时间序列,采用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邕江流域植被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邕江流域植被覆盖呈四周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在时间变化上,2000—2010年邕江流域植被覆盖区域年均NDVI波动为0.42~0.54,其中2000—2004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波动较大,不存在明显的趋势特征,但2004年以后植被覆盖区域NDVI呈波动性缓慢增长趋势;在年际波动上,邕江流域92.87%的植被覆盖区域NDVI呈中低波动,而高波动区域仅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7.13%,植被覆盖状况总体稳定性较好。在变化趋势上,2000—2010年邕江流域地表植被覆盖改善的区域远大于植被退化的区域,其中,改善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56.02%,退化的区域占13.36%,30.62%的区域呈稳定不变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赤潮藻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检测新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molecular probe,ECL-MP),本课题组根据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检测微量物质的原理及相关文献,自行构建了一台ECL检测装置,并对其工作性能及最适工作条件进行反复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在电压1.0 V,电流1.0 mA,TPrA浓度1.5 mol.L-1及磷酸盐缓冲液pH 7.4的条件下对Ru(bpy)3Cl2.6H2O达到最优检测,检测限为10-11mol.L-1,线性分析范围10-9~10-5mol.L-1,可检测的物质的量范围0.4 pmol~4 nmol,跨越5个数量级.该装置灵敏度高,工作稳定,为建立赤潮藻ECL-MP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霞  窦筱艳 《青海环境》2009,19(4):197-199
探讨水和废水挥发酚监测过程中,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做好全程序质量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温对生化需氧量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成祥  朱霞  杨生军 《青海环境》2010,20(2):101-101,108
经过试验发现了水样中生化需氧量测定值偏低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强调了水样温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挥发酚类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青海环境》2008,18(2):84-87
通过4-氨基安替比林(4-AAP)法测定挥发酚所采用的两种萃取方法的对比,从标准曲线的绘制、a值、b值以及线性相关系数计算、两种萃取方法所测样品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今后监测分析时选择合适的萃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