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业分布区和人口聚居地,地位十分重要。黄土塬面潜在蒸发量(ET0)的研究对于区域水循环研究、水土流失防治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土塬面保护区1960—2017年的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黄土塬面保护区ET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塬面保护区多年平均ET0为1173.4 mm,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1.1 mm/10 a;其生长季平均ET0值及增长率均高于非生长季平均ET0。(2)该区多年平均ET0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西部甘肃塬区多年平均ET0远低于东部山西塬区。(3)过去58年来,区域年均、生长季、非生长季ET0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年均ET0存在着10年、30年和50年的震荡周期,其中以30年周期为主周期。(4)气温是控制区域ET0变化的最重要的气象因子,但气温对ET0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在整个研究区内最低气温影响最显著;而甘肃塬区和陕西塬区的ET0变化主要受平均气温变化的控制,在山西塬区最高气温的变化是区域ET0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5)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太平洋/北美指数(PNA)与北大西洋年代尺度振荡(AMO)对该区域ET0变化有一定影响,西太平洋海温指数(WPI)的变化影响区域非生长季ET0变化。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矿区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现在最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遥感技术来研究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是如何在遥感影象中提取矿区的环境污染信息。结合在山东肥城矿区进行的调查研究和环境监测结果及其相应分析。对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区环境污染监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矿区受污染植被和水体信息的提取,提出了适合于矿区环境研究的遥感图象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交了矿区相应的环境污染信息影像解译成果。为在矿区环境污染研究中进一步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快速有效的监测评价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区域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的协调持续发展,查明区域水资源实物量,选取水资源生态极为脆弱的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南部地区,基于2008—2017年的水资源数据,编制区域水资源实物量表,分析水资源实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吕梁山南部贫困区水资源实物存量在研究期内呈明显增加趋势,增长值(含重复计算量)高达6101×104m3,其中地表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最快,地下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较慢;第一产业用水增加明显,这与区域高耗水的经果林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关。(2)居民生活用水增长明显,人均生活用水量增加较快,居民生活用水是当地水资源实物存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研究区各县水资源实物量空间分布差异大,县域间水资源平均存量最大相差3971.4 m3;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存量及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实际使用量均为隰县最多,吉县最少;隰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多,汾西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少。(4)实际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相关程度高,水资源的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实际使用量。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吕梁山连片贫困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国耕地和作物种植特点,并根据“八五”攻关实践,指出了建立我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技术环节,即系统的工程化总体设计;卫星遥感估产区划;背景数据库的建立;遥感信息同化技术;不同作物面积提取、长势监测与单产模型;运行系统的建立。进一步提出了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案、步骤和解决这些主要技术环节的设想,即统一组织实施,避免重复工作;抓住主要农作物主产区遥感估产,以河南、安徽、江苏3省为多种作物综合卫星遥感估产试点省;结合遥感信息同化技术,建立面积提取、长势监测、单产模型体系和相应的软件模块;最终建立全国的卫星遥感估产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并论述了欧美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环境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其工作。其部分工作体现了其综合性、前端性、支撑性、服务性。国情不同,相关事务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他国以环境为资源,用数据科学的思想、方法对环境资源进行统筹、分析、挖掘,其实践思路和实践也许有借鉴的可能。并指出,我国在借鉴之中,或可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社会盈利与非盈利组织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合作,通过数据公开、数据共享,从而降低成本,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协力解决环境与人和谐共生问题,同时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体现数据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人;同时形成数据资源这一新资源,保护并服务于自然与人。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综合开发和整治国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土整治的核心是要搞好国土规划,即在地区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基础上,确定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合理调整地域经济结构,制定资源开发、治理、保护的措施和政策,以便为国家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国土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把国土资源看成一个整体,从战略的高度,即从国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打破行业界限、地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GIS工具定量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道路网、河流水系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人口密度与居民点密度之间的关系,这些客观存在的关系是进行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其它地区人口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春小麦产区陈巴尔虎旗为研究实例,采用遥感方法,利用分辨率30 m的国产环境减灾卫星的NDVI数据对春小麦单产进行预测。研究选取了该卫星2009年7月29日春小麦乳黄熟期的NDVI数据,同时,建立其与春小麦单产间关系,运用数理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春小麦乳黄熟期的NDVI与其单产的估产模型。利用地面实测春小麦单产对估产模型估测的单产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提取的NDVI与春小麦实测单产有较好的抛物线状(y=cx2+bx+a)相关关系,NDVI与春小麦实测单产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R为0.87,单产相差160 kg/hm2,相对误差为-3.89%。表明利用国产环境减灾卫星的NDVI与实测春小麦单产建立的估产模型,对成熟前春小麦的单产进行估测,其估产精度也同样可达到与利用国外卫星的预估效益。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秦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清晰认识秦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秦岭生态格局与地理过程、科学考察、水资源保护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下,新时期的秦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更要深入认识秦岭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从系统整体、动态交互等视角持续关注秦岭的重大科学命题。通过综合科学考察及“空—天—地”一体智能监测技术和数据支撑,持续深度挖掘数据,探索新科学问题,在发现秦岭独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同时,从机理上深入理解秦岭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上的关键作用,开展“基于自然”的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在新流动性范式下,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移民安置工程,关注不同群体和类型移民的生计,通过多元化保障体系解决移民问题;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重视秦岭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响应研究,摸清秦岭水资源的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开展系统治理工作,保障水资源的长期安全供给,推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对于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从低谷中逐步复苏,但依然面临科考人才断档、经费支持不足、跨国考察组织艰难、重大成果产出不多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地域范围、队伍组成、技术手段、成果影响等角度总结了我国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新时代,提出了我国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的六大发展趋势,包括:从综合科学考察向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转变;考察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注重多学科综合考察与宏观微观结合调查;考察技术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精准化;考察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支撑能力更加强大;科考人才的培养成为紧迫需求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