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工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水工学到生态水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仅靠传统水工学的开发与利用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且会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传统水工学的变革是必然的.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出发,将传统水工学与生态水工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围等各方面加以比较,指出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系统自组织、自修复原理,重视流域整体性,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做到较好的亲水性,可以形成完善的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以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指导流域开发利用将会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管理以及流域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应是生态水工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有之路。本文阐述了第三方评价产生的背景、意义,提出了明确第三方评价的价值目标,加强第三方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突出行业企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构建独立第三方教育机构参与第三方评价的运行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类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非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领域广泛而应用岗位相对集中的特殊性。在对国内部分环境类高职院校和环境类高职专业就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及运行模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环境类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依托政府,实施‘双轨并行’工学结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手机移动上网的普及,借助于QQ的共享功能和交流优势,克服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提高成人教学质量,必将成为成人教育的时代潮流。成人学生可以通过构建"班级学科QQ群"这一平台,学习课程内容,参与质疑研讨,交流工作经验,提交课程作业或学习体会,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制造业底层的人才状况,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再一次的飞跃,关键在于基层技能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教学工厂"人才培训模式改革的实践经历为例,探索了解决企业日益增长的对高技能基层技术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心理这一矛盾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根据行业特点和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1+1+6"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成效显著,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显著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名片王南,汉族,山东济南人,1966年4月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工学学士,经济师。1986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北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持区委宣传部工作。负责重庆市北碚区理论、新闻、精神文明、文联、作协、党史研究、联系旅游、教育、科委、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档案、修志、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及澄江组团和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课程标准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引领驱动,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课程标准的构建代替以往课程大纲的作用和地位.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构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反映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4,参5.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顶岗实习学生管理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从而达到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海峡西岸煤炭工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煤矿类专业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我校煤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阐明了政府主导产学合作教育的煤矿类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模型,采取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措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增强煤矿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煤矿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