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胡迟 《绿色视野》2013,(4):62-65
以前和父亲说到瓷器,父亲说,他最喜欢宋瓷,他说,宋代是文学艺术集大成的时候,许多方面都发展到了最高峰。父亲的审美很符合艺术史的主流观念。但我对享有盛名的宋瓷却一直反应平平。怎么说呢,它就像宋代画院里的画,技艺精湛,也不乏意趣,但就是,不动人。我的意思是说,它没有打动我。有一次,去上海博物馆,无意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相通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与文学艺术也不例外。铺陈排比,执简驭繁,画龙点睛,曲径通幽,山高月小,抬高跌重,疏密相间,寓庄于谐,语文名师们善于从传统文学艺术中吸取营养,移植技巧,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研究名师们从古代文学艺术借鉴方法的案例,发现其中的教学思想和奥妙之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11,(10):56
周野,原名周德波,福建永泰县人,毕业于厦门大学。知名作家、收藏家、书画篆刻家,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大师林健。发表大量茶文化书画,文学艺术作品。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大系》、《福建印人传》等书籍。出版有篆刻作品  相似文献   
4.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安全与健康》2010,(6):F0003-F0003
谢贤昇 1959年8月出生,福清市人,现就职于福州市国家税局务直属税务分局。他从小喜欢书法,临摹柳公权、颜真卿及二王书贴,并得到陈奋武等名家指导。书法线条流畅,道劲有力。现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鼓楼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鼓楼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清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