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25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854篇
综合类   1895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彩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任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彩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劳动》2005年第4期登载了《预告辞职权适用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5.
李清 《环境》2008,(1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诞生于"科学的春天"里的<环境>杂志也迎来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我谨代表广东省环保局对<环境>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6.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ACT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学术界对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文参考ACT模型,试图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发展对我国环境的整体效应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本文采用panel数据对我国1992-2004年期间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消极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远远超过了积极的技术效应,即贸易自由化使我国环境恶化。这主要归因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完善的环境法规。要改善其不利影响,我国应采用法律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而达到减少贸易的规模效应、改变现有贸易结购以及加强其技术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安全与健康》2008,(6):9-13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工作,促进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8.
施倚 《劳动保护》2008,(5):113-11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的情形下,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是由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来进行的,因此,要求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7,(7B):59-59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国家环保总局也围绕节能减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2年在主管、主办单位正确领导、理事单位及广大读者关心支持下,较好地贯彻了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顺利实现了改版,内容和形式更新,广告量和期刊发行量大幅度上升;调整了编委会,成立了期刊理事会;发展了一批通讯员,扩大了稿源和作者群;宣传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适应振兴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并宣传了一些新理念、新观点;跟踪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国内外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企业应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