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安全科学   1319篇
废物处理   302篇
环保管理   1676篇
综合类   4072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486篇
灾害及防治   15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双重向度",其耦合协调程度对于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揭示与阐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耦合机理,建立评价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理论模型,设计评价两者耦合协调状况及趋势的指标体系,运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化水平和产业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总体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存在数字产业化滞后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从加快推进新型数字产业发展、以"新基建"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区域间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内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好制度体系、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的煤体裂隙演化特征,在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频率条件下分别进行煤样破坏力学及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呈疏-密-疏的变化特征,对应的振铃数柱状图呈U型;上限应力点的应变值、累积能量、撞击计数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上升,曲线呈倒S型;煤裂隙演化经历了原始裂隙闭合、新生裂隙稳定发育和裂纹贯穿破坏等3个不同阶段;循环载荷的应力水平和加载频率对煤体疲劳寿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煤体裂隙演化和破坏模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系统梳理2002年以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相关政策文件、技术规范和研究内容,从跟踪评价概念、对象、时限、内容及开展意义等方面解析跟踪评价的内涵;全面阐述产业园区跟踪评价开展现状及重点问题;明确评价目的和对象,针对性提出跟踪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情况梳理、资源环境主要制约因素识别、现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析、公众参与等;同时,提出开展跟踪评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长久以来,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但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且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与职能的重构,现有成果与经验难以简单延续或物理拼接。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理论和技术体系重构,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成为目前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资源的管理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调查监测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过往调查监测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辨析了管理视角与学术视角下调查监测的关系,探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作业模式,并以耕地保护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式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认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是管理视角下的业务工作内容,以业务为主线、“空天地海网”立体感知技术为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时性、业务化运行的必由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1前言当今世界,新技术、新材料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其中,高性能纤维材料异军突起,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现代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向依赖技术引进的中国化纤业正迎头赶上,芳纶、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高新技术纤维纷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10.
<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因管理不当,再生资源非法拆解利用所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也有一些流向非法从业者,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主委,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认为,可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立法使再生资源管理成为全社会的法定责任,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马光瑜委员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一番调研,由于近期缺乏类似统计资料,他以2008年广东统计数字为例作说明: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